治水“下半場”:不鼓勵各地追求過高的優良水體比例
我國水環境理化指標方面的治理成效相當顯著,但還存在一些明顯短板,比如一些地方生態用水的保障明顯不足,河流、湖泊斷流干涸的現象還比較普遍;城鄉面源污染治理還存在瓶頸;重點湖泊藍藻水華居高不下,水生態系統嚴重失衡的局面還十分突出。
責任編輯:汪韜
2021年11月11日,江蘇泰興市虹橋鎮長江生態濕地。
從氨氮、pH值等理化指標看,我國水環境已經接近或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但水生態系統等方面還存在明顯短板。
“要防止單兵突擊的局面在水上出現?!?022年1月24日,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水生態環境司司長張波在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不宜在“十四五”期間過于追求以水環境理化指標評價為主的優良水體比例。
張波透露,水生態保護修復難題成為接下來必須突破的任務?!笆奈濉逼陂g將在長江流域開展水生態試點,探索建立水生態保護機制,通過長江流域的重點突破來帶動全國的水生態保護修復。
發布會現場。
理化指標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知了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