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親屬是“老賴”
堂哥這事給我們村帶來極大的震動,也間接給村里人普了一次法:保人可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弄不好最后會人財兩空。
鎮上為村里配備了法律顧問,村民遇到法律問題時可以進行咨詢,這在以前是沒有的,是一件值得點贊的事情。
責任編輯:溫翠玲
最近,我無意間在本地的媒體平臺上看到了關于法院抓失信被執行人(俗稱“老賴”)的直播。在直播中,那些千奇百怪的失信人,既可憐又可恨。記者一邊直播一邊回答網友疑惑,其中叮囑的一句“千萬不要隨便給人當擔保人”,讓我不由得想起我二伯的事情。
二伯一生清貧,在黃土地上刨了一輩子食,用窮困潦倒一詞形容也不為過。但就是這樣一個生活拮據的人,卻擁有另外一個不光彩的身份:失信人。失信被執行人,無論在道德上還是法律上都是眾人譴責的對象。
他的負債與他本人的消費沒有關系,而與我大伯的兒子有關。大約在10年前,堂哥找銀行貸款,便找了村里幾個人當保人。二伯念及當年自己妻子出車禍而堂哥忙前忙后的情義,未考慮過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