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產業:勇敢者游戲

(本文首發于2022年1月27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莫聞

面對新冠疫情,生命科學領域的科創釋放出超強戰力,疫苗、藥物、診斷試劑等在近幾年得到前所未有的大發展。

2021年12月,中國首家自主知識產權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聯合治療藥物獲批;隨后,FDA授予輝瑞新冠口服特效藥Paxlovid、默克新冠口服藥Molnupiravir(莫努匹拉韋)兩款藥品緊急使用授權。應對新冠疫情,人類手握更多籌碼。

革新醫學治療手段的新藥上市令人歡欣鼓舞,但臨床失敗或因市場需求而放棄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失敗或放棄,意味著所有的前期投入打了水漂。即使是全球制藥巨頭,同樣得面對臨床失敗。

2021年9月,葛蘭素史克與默克共同決定終止雙方關于Bintrafusp alfa的協議。Bintrafusp alfa是一種雙功能融合蛋白,默克公司發現后,葛蘭素史克向其支付了高額資金后共同開發。2021年Bintrafusp alfa臨床研究接連失利,研究的適應癥也由5項減少至1項;同月,法國制藥巨頭賽諾菲宣布,綜合市場供應情況,放棄基于mRNA技術的新冠疫苗研發計劃。

展開研究近30年的基因療法,也難逃失敗。2021年2月,藍鳥生物宣布,由于非預期嚴重不良反應,暫停LentiGlobin基因療法用于鐮狀細胞疾病的I/II期(HGB-206)和III期(HGB-210)臨床研究;之后,基因療法SRP9001臨床II期研究(Study 102)失敗、基因療法Cotoretigene toliparvovec的II/III期臨床研究(XIRIUS)和Timrepigeneemparvovec的III期研究(STAR)均未達到主要或次要臨床終點。

高投入、長周期的特性,注定了醫藥領域的創新是一場勇敢者游戲,與日常游戲不同的是,勇敢者能否獲得最終勝利,仍然是個概率問題。

中國藥企入局

1998年4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藥監局”)組建成立,1999年5月,中國頒布《新藥審批辦法》,中國的藥品研發開始萌芽。在全球的醫藥產業中,中國藥企正式加入這場勇敢者游戲。

醫藥產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受到國家政策法規的影響。2002年12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布了《藥品注冊管理辦法》(試行版),中國醫藥研發進入了成長期。

2007年、2014年、2020年,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