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被“圍欄”遮蔽的科創先鋒
(本文首發于2022年1月27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莫聞
很多人對中國建筑業的印象,還停留在20年前的“農民工大軍”或是全球各頂級設計事務所散布在中國各地的現代建筑獨特造型。
如同建筑工地多數以圍欄遮蔽,建筑業的科創鮮為人知。在“鐵公基”為代表的中國基建、“一帶一路”發展過程中,中國建筑業已然從中國走向世界,并在科技創新中持續投入和引領。
101家披露了研發投入的建筑業上市企業,2020年研發投入總計約1600億元人民幣,在當年中國全社會2.4萬億研發投入中占比約6.5%、在當年中國企業總計約1.8萬億的研發投入中占比約8.5%。
在南方周末匯聚5999家上市企業和1家可提供經審計財報的中國企業科創力數據庫中,建筑業是除了信息技術服務業、通信傳輸業之外,研發投入排名第三的行業。
以國企為主要代表,全球最大的工程承包商(中國建筑),全球銷量最大的盾構機/TBM研發制造商、全球最大的道岔和橋梁鋼結構制造商(中國中鐵),全球最大的港口、公路與橋梁的設計與建設公司(中國交建)等龍頭企業為引領,中國建筑業正朝著綠色建筑、智能建造方向發展,產業鏈尋求不斷升級轉型。
中國建筑業總計約1600億元人民幣的年度研發投入,究竟誰在投入?又投去了哪里?建筑+的想象空間將由誰開啟?
支柱產業,也是研發投入大戶
按照國家統計局對國民經濟分類,建筑業可分為四大類:房屋建筑業,土木工程建筑業,建筑安裝業,建筑裝飾、裝修和其他建筑業。
其中,土木工程建筑業內容比較豐富,包括鐵路、道路、隧道和橋梁工程建筑,海洋工程建筑,工礦工程建筑、架線和管道工程建筑——包括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建筑等,節能環保工程施工、電力工程施工、園林綠化施工等等。
自2011年以來,建筑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始終保持在6.75%以上,2020年更是再創歷史新高,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2020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015986億元,其中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72996億元,占比約7.18%。2020年,全國建筑業企業(指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不含勞務分包建筑業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高達263947.04億元。
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科創力研究中心數據庫,收錄了截至2021年4月30日全部A股上市公司、絕大部分的運營主體/控股股東在中國的港股美股上市公司,共有建筑業企業136家。這其中5家在兩地同時上市,去重后合計131家。
從營業收入來看,建筑業的數值遠高于其他行業,131家公司中的最高值16150億元,最低5438.74萬元,總和68776.44億元,平均值為525.01億元,中位數為107.87億元。僅有7家年營收在2億元以下,其中4家的營收小于1億元人民幣。
在南方周末科創力研究中心統計的2020年中國企業研發投入中,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