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基金經理易“隕落”,公募基金為何難做強?

過去十年來,當年的“冠軍基金”,絕大部分收益在第二、第三年都經歷了大幅下調。

“基金銷售過分宣傳基金以往的高額收益率,帶有很大的誤導性,更像是‘文字游戲’?!?br />
劉彥春操盤的6只景順長城基金當年收益表現不佳,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規模下滑,但6只基金中有3只管理人報酬已經過億。

發自:上海

責任編輯:張玥

公募基金行業有“冠軍魔咒”,當年的冠軍之后通常都表現不佳,且“保質期”在逐年變短。 (視覺中國/圖)

一位冠軍基金經理的“隕落”需要多久?最新錄是,4天。

2022開年,A股遭遇“倒春寒”,指數全線大幅下跌,連帶公募基金也遭遇“雙殺”。剛拿下2021年度公募基金冠頭銜的前海開源基金經理崔宸龍,成為首個受沖擊。

由于重倉的“半導體”個股在近期全線暴跌,崔宸龍操盤的“前海開源公用事業股票”(005669)基金在開年前4天里下跌近12%。根據天天基金網的排名,該基金今年以來的表現已由同類第一跌至660多位,同類排名幾近墊底。

新基金發行同樣遭遇“滑坡”。據南方周末記者不完全統計,2021年1月成立的新基金超過60只,近半數是首發規模超過50億的“爆款”。2022年1月發行的新基金數量雖接近百只,但募集規模超過50億的卻寥寥無幾。

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的數據,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公募基金產品9152只,管理總規模25.32萬億元,2020年末的這一數字是19.89萬億元。去年11個月,行業規模增長近三成。

根據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CI)的數據,截至2021年三季度,中國公募基金規模全球排位上升至第4位,僅次于美國、愛爾蘭、盧森堡,在亞太地區排名第一。

但“做大”之余,行業并未“做強”。在2021年8月的基金業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上,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問題時有發生,這其中固然有投資者自身的因素,但也有行業自身發展觀和經營觀的問題?!?/p>

基金經理和基民們相互指責?;鸾浝碡煿只駛儭白窛q殺跌”,影響基金的長期投資理念?;裾J為基金公司“旱澇保收”,指責其為迎合渠道營銷、打造爆款,押注單一賽道,反而助推了追漲殺跌。

“冠軍魔咒”

2021年,崔宸龍操盤的“前海開源新經濟混合A”全年收益率達109.36%,“前海開源公用事業股票”收益率119.42%,獲得當年股票型基金以及混合基金的“雙料”冠軍。

但2022年開年就從“冠軍”位置上消失了,他的遭遇并不鮮見,在業內被稱為“冠軍魔咒”:當年的公募基金冠軍,之后通常都表現不佳。

而且“冠軍”頭銜的保質期在逐年變短,南方周末記者統計了過去十年以來冠軍基金(包括股票基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考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