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隊冬奧首金!為什么誰也跑不過短道速滑上的亞洲人?
中國的大楊揚、保加利亞的拉扎諾娃、韓國的崔恩景都擁有出色的彎道側向傾倒能力,而崔恩景更是擅長在過彎時壓低姿態放低重心——這也符合大眾心中“韓國選手技術好”的印象。
比賽形勢瞬息萬變,各種博弈局面都可能出現,短道速滑上的霸主不可能永遠是中韓兩國,如今荷蘭、匈牙利、意大利、加拿大、俄羅斯和美國等隊伍快速崛起,都在向金牌發起沖擊。
責任編輯:劉韻珊
2月5日,中國隊選手任子威(左二)與隊友曲春雨(左一)在比賽中。
大年初五,中國短道速滑首金誕生!
隨著武大靖的刀尖劃過終點線,中國短道速滑隊奪得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混合團體2000米接力比賽冠軍,這也是中國代表團在本屆冬奧會上的首枚金牌。
作為中國冰雪運動的傳統強項,短道速滑從來都是大眾關注的焦點,在本屆冬奧會之前,中國代表團參加冬奧會以來共獲得13枚金牌,短道速滑貢獻了10枚。
而且,綜觀歷屆冬奧會,短道速滑長期以來是中韓的天下。
從1992年冬奧會舉行至今,這一項目共產生了56枚金牌,其中34枚被來自中國或韓國的運動員瓜分,而俄羅斯代表隊獲得的3枚金牌還是原韓國名將安賢洙(維克多·安)改籍為俄羅斯出戰后攬下的。
亞洲運動員缺乏過人的身體素質,在追求速度極限和競爭對抗的短道速滑上,為什么中韓兩國能長期稱霸?
跑得快不快,看彎得怎么樣
簡單來說,短道速滑就是運動員腳踩冰刀,以特定姿態,在周長111.12米、彎道半徑8米的橢圓形賽道上完成特定距離的逆時針滑跑。
單從運動層面看,滑得快不快取決于運動員的身體能力和技術水平:
肌肉爆發力好不好,蹬冰那一下能使上多大勁兒?
穩定性力量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蓁蓁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