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親成了基層防疫工作者丨記者過年
除夕當天,父親從單位回家了。見到我,第一句話便是呵斥:“你擱這兒瞎溜達啥啊,核酸做沒做啊,回來跟社區報備了沒有?”
責任編輯:蘇有鵬 吳筱羽
2022年1月24日,東北某城市的核酸檢測點。
大年初六一大早,我來到離家六七公里外的一所大學校醫院,接種新冠疫苗加強針。
春節假期進入尾聲,這座東北某城市的大街上,商鋪店休,看不到熙攘的人潮。氣溫零下十多度,我跺著腳,等著我的父親。他是一名基層公務員,負責的管轄區域恰好包括了這所大學。聽說我想打疫苗,父親提議可以來這兒接種,“順便體驗一下我的工作日?!?。
父親做審計出身,不久前剛調到街道辦,他曾說,街道工作的高強度,“是你聞所未聞的”。
初六的早上,醫院里的人稀稀拉拉,我質疑父親的工作也許不如他形容的那么辛苦?!澳忝魈煸賮砭椭懒?,”父親反駁道,“明天是開工的第一天,很多務工人員會回來,街道辦也會組織開業商戶進行集中檢測,那才是真正忙的時候?!?/p>
街道辦來了個“審計員”
2021年,碩士畢業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