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燈會:源于“孟春元日祈谷于上帝”,從驅逐邪魅到展現繁華
正月十五作為傳統節慶,應該具有更古老的淵源,即孟春時節和農業、春耕之類有關的活動?!抖Y記·月令》《呂氏春秋·孟春紀》等早期文獻中都有孟春元日祈谷于上帝之說,并在元辰操作耒耜籍田而勸農。古老新年伴隨著立春大吉后的孟春時令,以節慶最后的一天作為歡慶的末尾,其實也就是作為接下來一年春耕、農作的準備和開端,具有重要的象征性禮俗和時間意義
責任編輯:陳斌
這是2月12日在南昌滕王閣景區拍攝的燈會一景。
元宵節又稱上元、元夕、元夜,宋代以后基本固定為元宵。
這個節日,是誕生于中國,并傳播到東亞漢字圈各國的共同傳統文化。
如在韓國正月十五元宵節,就使用中國的古稱元夕節或稱“大望日”,從新羅時期就從唐朝學來了上元燃燈的風俗。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前,正月十五稱小正月,多舉行火祭,焚燒新年的供品,并觀賞燈會;越南元宵節也有觀賞燈火的習俗。元宵節的重要特征是燃放燈火,觀賞燈火,這是中國元宵節傳播到整個東亞的共同習俗。
關于元宵放燈文化的起源,有學者就認為這可能和先秦、秦漢時期的夜晚“燎祭”有關?!对娊洝ば⊙拧分芯陀小锻チ恰芬皇自?,描寫庭院中夜晚的燈火,燎祭就是用火焚燒或燃燒向神靈獻祭祈福?!妒酚洝窌?中記載“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祠,到明而終”,說明漢代的正月初八夜晚舉行太一神的祭祀,《漢書·郊祀志》也有冬至祭祀太一時“其祠列火滿壇”描述。
宋代洪邁在《容齋五筆》中就認為“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明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