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怎么教子的” ——《斯文江南》里的家風學風

鮑國安特別推崇《訓蒙大意》,認為這是王陽明寫給現代教育工作者的一篇極有預見性的文章:“跟現在咱們提‘雙減’是不謀而合的?!?br />
(本文首發于2022年2月17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悠翔

李若彤(左)在《斯文江南》中演讀唐寅《桃花庵歌》,這首詩曾被曹雪芹致敬,創作了《紅樓夢》里林黛玉的《葬花吟》。圖為節目中唐寅與林黛玉隔空對詩的虛擬情景。 (節目組供圖/圖)

焦慮的雞娃家長遍尋“育兒寶典”,其實,先賢早已給出良方。但先賢們并不提倡“雞娃”,他們在家書、家規、家訓里的方法論,可以說是一部“古代反雞娃寶典”。

譬如學者于丹在東方衛視文化節目《斯文江南》里“圍讀”的北宋范仲淹家訓,延伸到古人教子“七不責”。所謂“七不責”,就是無論孩子犯多大錯誤,有七種情況不能責怪他:

“飲食不責”,吃飯的時候責備孩子,很容易導致孩子脾胃虛弱;“暮夜不責”,晚上睡覺前不要責備孩子,否則他會夜不成寐,或是噩夢連連;“對眾不責”,在大庭廣眾之下,要給孩子以尊嚴;“歡慶不責”,如果孩子高興時忽然被責備,經脈會立馬憋住,這對身體傷害很大;“悲憂不責”,孩子哭的時候,就不要責備他了;“愧悔不責”,如果孩子已經為自己的過失感到慚愧后悔了,就不要責備他了;“疾病不責”,孩子生病的時候不要責備他。生病是人體最脆弱的時候,此時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關愛和溫暖,這比任何藥物都有療效。

世人都知道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憂樂觀,少有人注意,范仲淹的家教也非常成功,他幾個兒子的官聲都很好,次子范純仁還成了一代名相。

在《斯文江南》中,老戲骨李光復演讀了范仲淹的家書《告諸子及弟侄》,文中的教育理念,放到今天依然適用。他寫道:“青春何苦多病,豈不以攝生為意耶?”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勸年輕人不要“躺平”。通篇家書,不斷告誡后輩,應努力學習,清心潔行。

《斯文江南》是東方衛視2022年1月6日推出的一檔文化節目,第一季共十期,每期邀請多位文化界嘉賓,孫儷、陸毅、李若彤等明星,于丹、止庵、黃曉丹等學者,帶領觀眾探尋紹興、蘇州、上海、宣城、杭州五大江南名城里的大家,每個城市“再現”四位與當地有關的“文化英雄”,演讀他們的經典名篇,是一場對江南文化的再發現之旅。

節目組將主場景設定為江南園林,演讀置景卻是根據不同的演讀文本進行變化?!督B興風骨》李澤鋒演讀王羲之《筆勢論》,視覺上就用多層帷幔去呈現《蘭亭集序》的層次感,把書法之鄉紹興、書圣王羲之的凝練意向告訴觀眾。在上海站,陸毅演讀巴金作品《呈現給一個人》,節目組搭建了一截輪船,配合了話劇劇場的燈光設計和煙餅效果,讓觀眾沉浸到巴金對兄長濃濃的思念中。

“輪船,江上薄霧,送別,思親。這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江南?!眻绦兄破送籼鹩硎?,“演讀場景的多變性,提煉的是種種意象化的江南——不同的江南?!?/p>

在一檔文化節目里“植入”教育觀,對《斯文江南》總策劃向陽來說,是無心插柳的意外發現?!拔覀凅@訝于這些不同時代的人,他們關于教育的想法,跟當今的教育觀念有天然的契合,就是把人作為一個自然的動物來進行自我養護,自我成長?!?/p>

《斯文江南》創意的源頭,是節目組在故宮里拍攝濮存昕讀《蘭亭集序》。在聽濮存昕讀的過程中,他們意識到這是一篇談生死的大文章,而不僅僅是一篇郊游的小品文。濮存昕讀的方式也很有趣,他一邊閱讀,一邊領悟,一邊做出自己的表達,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