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里的形式主義:“再來一次”的鬧劇,少來
而今,形式主義的丑劇、鬧劇,已經滲透到社會的犄角旮旯。不過,校園里的形式主義,有時更容易做大做強:一是老師的人格魅力或身份影響力;二是家長們的自加壓力。
責任編輯:溫翠玲
2月14日,一小學學生們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熱熱鬧鬧迎元宵。
元宵節,本來是要“鬧”的。后疫情時代,小學生們吃完晚飯,只有乖乖上床睡覺。天上有月,線上有燈,但第二天有課,哪有心情賞月、觀燈、看電視?心情是有的,時間不允許,父母不答應……可是,晚餐之后,家校群里跳出新信息,老師要求上傳一兩張元宵節相關的照片。
文化傳承,茲事體大!一級響應,全家動員!很快,小朋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