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冬奧骨科醫生:“最優秀運動員也會出問題”

高山滑雪場地更加復雜,受傷概率更高,傷病類型更復雜,所以醫療保障難度也更大。之前的統計數據是高山滑雪運動員受傷比例是15%,技術服務人員受傷比例是20%,實際冬奧會期間高山滑雪場地每天基本有10個人左右需要醫學救治。

因為賽道冰面特別滑,我們需要穿上冰爪才能在賽道上行走,對受傷較重的運動員進行救治。這個冰爪訓練非常嚴格,因為醫生摔倒不僅自己受傷,還可能引起受傷運動員的二次受傷。

滑雪和滑冰運動還是相對危險的運動,要遵循循序漸進,反復練習基本功,通過每個雪季的積累就能駕馭這些運動。隨著后奧運時代的來臨,(個人)有其他運動基礎的,(逐漸)具備了不錯的核心力量、平衡柔韌能力,大眾的冰雪運動一定會蓬勃發展起來。

責任編輯:曹海東

2022年2月14日,河北張家口云頂滑雪公園,2022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礙技巧資格賽,選手受傷?,F場醫療隊進行處理,并將其運送出場地外。 (視覺中國/中國體育圖片 魏征/圖)

折柳惜別。2022年2月20日晚,第24屆冬奧會在北京鳥巢落下帷幕。冰雪運動的魅力在這個冬天綻放光彩,也讓很多人看到運動員們在背后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馬上就要去醫院做手術了,感謝大家的關心?!?1歲的單板滑雪運動員高弘博在比賽前一天訓練右腳腳踝嚴重骨折,但參加北京冬奧是他的夢想,所以請求帶傷出場完成了U型場地技巧資格賽。

有著“天才少女”之稱的谷愛凌,在此屆冬奧會獲得2金1銀的成績,她也曾經在一次采訪中感嘆:“受傷是我最大的敵人,但有些事情是停不住的,我只能想我現在能做什么?!?/p>

北京冬奧會期間,“滑雪的盡頭是骨科”的話題一度登上新浪微博熱搜榜。不少網友意識到,冰雪運動不只有“速度與激情”,更閃耀著攻堅克難的奧林匹克運動精神。

南方周末記者梳理多篇運動科學相關文獻發現,短道速滑運動員常見損傷為膝關節撕裂和踝關節骨折,冰球運動員損傷部位主要集中在頭頸部、肩部和膝關節,花樣滑冰運動員每訓練1000小時損傷發生率為2.48起,腰背部和膝部是損傷多發部位……

為了更好保障運動員在賽事中的安全,有很多醫生報名參與本屆冬奧會的醫療保障工作,骨科醫生張世虎正是其中之一。

他所在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是冬奧會新建比賽場館中設計難度最高、施工難度最大、施工工藝最為復雜的場館之一。賽道分為54個制冷單元,全長1975米,垂直落差超過121米,由16個角度、傾斜度不同的彎道組成,造型猶如巨龍盤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