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眼科崛起之謎
愛爾眼科不僅能通過產業并購基金撬動巨額并購資金,預先將收購標的納入囊中進行孵化,還能以雙方的品牌授權關系將所有風險和責任阻隔在外。
并購基金和“合伙人計劃”相互配套,前者新設或收購醫院,后者幫助醫院快速搭建管理團隊。這一“合伙人計劃”不僅實現了與醫生的利益捆綁,還吸納了資金。
直到2019年,當地醫保監管部門對安康愛爾檢查并作出處罰通知時,柳飛才知道車接車送、誘導患者入院的行為有問題。
(本文首發于2022年2月24日《南方周末》)
發自:長沙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位于湖南長沙的新愛爾眼科總部大廈。
“使所有人,無論貧窮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權利?!贝蜷_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00015.SZ)(下簡稱“愛爾眼科”)官方網站,這句話赫然顯示在頁面最中間的位置,被該公司視為“初心和使命”。
愛爾眼科是一家專業眼科連鎖機構,主要從事各類眼科疾病診療、手術服務與醫學驗光配鏡。
自2009年在深圳交易所上市后,愛爾眼科成為第一家登陸A股的眼科醫療機構,有“眼茅”之稱。創始人陳邦也多次憑借愛爾眼科榮登湖南首富。
在陳邦的老家長沙,這家醫院已然成為人們治療眼病的首選。不少當地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相比于湘雅、湖南省人民醫院等大型公立三甲醫院,愛爾眼科醫院服務好,排隊少?!皬V告做得多,名氣大,眼睛出問題馬上就想到它?!?/p>
不過,因一場醫療糾紛,這家眼科巨頭持續陷入輿論風暴。2020年最后一天,抗疫醫生艾芬自述在愛爾眼科遭遇醫療事故,自此拉開了她和愛爾眼科的“戰爭”。與此同時,有關愛爾眼科違規騙醫保、收轉介費、醫療事故多發等負面新聞層出不窮。
過去二十多年中,愛爾眼科從長沙出發,逐漸覆蓋全國,以超強的融資能力和擴張速度,成為資本市場的“白馬股”。在這樣的崛起模式中,是否暗藏著日后引發輿論風暴的隱患?
近一年來,愛爾眼科市值較高點縮水近一半,股價下跌超過49%。
2022年2月19日,長沙愛爾眼科醫院在一家酒吧舉行線下活動。
民營眼科醫院第一股
在長沙市芙蓉中路賀龍體育場旁的新世紀大廈,愛爾眼科租了幾層作為集團總部和多家下屬公司的辦公地址。一樓墻面隨意張貼著招租廣告,內部裝修也稍顯陳舊。
沿著芙蓉中路南行不到5公里,會先后經過長沙愛爾和耗資11.8億、正在裝修的新愛爾眼科總部大廈。創始人陳邦就在離這不遠的南門口長大。
在過去接受媒體訪問中,陳邦曾多次講述自己“誤打誤撞”進入眼科行業的故事。
1997年,陳邦以首付3萬元分期付款的形式,從國外購買眼科醫療設備并引進技術,與長沙市第三醫院合作,利用其場地和醫生做眼科手術,成立白內障治療中心。
2000年,國家開始對公立醫院“院中院”大力整治。但與此同時,醫療體制改革得到推動,社會資本被允許開辦營利性醫院。陳邦便從公立醫院退出來,收購了一家瀕臨倒閉的國營醫院——長沙鋼廠職工醫院,作為愛爾眼科的首家醫院。
陳邦對于資本市場頗有遠見。按照他的說法,愛爾眼科在初期就幾乎創造性地用盡了承兌匯票、融資租賃、信托計劃等各種融資手段。成立兩年后,陳邦便已經開始思考上市問題。
2006年11月10日,國際金融公司(IFC)在中國境內第二次發行“熊貓債券”,即國際多邊金融機構在華發行的人民幣債券。此次IFC發債融得的8.7億元資金將用于向國內四家公司提供融資,其中6400萬人民幣作為貸款被提供給了愛爾眼科。
在愛爾眼科出現之前,國有醫院系統中從不曾出現連鎖醫院,加上經營狀況優良,愛爾眼科在各類準備上市的公司中引人注目。
根據愛爾眼科上市招股書,該公司當時已在全國12個省(直轄市)設立了19家連鎖眼科醫院,2008年門診量累計達63.11萬人次,手術量為6.64萬例,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眼科醫療機構之一。
準分子和白內障手術是愛爾眼科的主要業務。準分子手術為應用準分子激光改變角膜前表面的形態,來矯治屈光不正的手術,可以矯治近視、遠視和散光。
愛爾眼科招股書顯示,上市前三年,這兩個項目的收入之和占愛爾眼科醫療服務總收入均超過65%。2009年1-6月,在主營業務收入占比73.15%的醫療服務中,準分子手術占比41.41%、毛利率69.88%,白內障手術占比26.27%、毛利率為52.14%。此時還是非醫療服務的配鏡收入占總營收15.33%。
2009年10月3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