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二線:能源新絲路揭秘

在能源安全的大背景下,這條能源新絲路已經變成一條爭分奪秒建設的天然氣管線,一條牽動上至國家領導、下至普通人的能源大動脈。

責任編輯:吳傳震

在能源安全的大背景下,這條上萬公里、斥資2500億元的能源新絲路已經變成一條爭分奪秒建設的天然氣管線,一條牽動上至國家領導、下至普通人的能源大動脈

2008年最后一個月,北京以西3000公里的地方——新疆霍爾果斯口岸。

汽車轟鳴聲中,每天滿載鋼材的60輛卡車正經過這個古絲綢之路要塞的界碑,晝夜不停地駛往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

兩千年前,中國商人正是跨過這個要塞,將中國的絲綢通過駝隊運往中亞、歐洲。 不同以往中國商人帶回中亞、歐洲的物種、商品,今天,中國將通過這條能源新絲路帶回天然氣——一種可以燃燒時產生藍色火焰的氣體。

這將是一條中國有史以來最長的能源新絲路——一條上萬公里、斥資2500億元的天然氣管道正沿著古絲綢之路東進中國,她將穿越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以及中國的十多個省份。

過去10年內,中國一直在苦苦談判這條能源新絲路——中國天然氣進口的西北通道。當兩年前,氣源最終落實后,中國迅速要求管道在兩年內建成通氣。

這意味著,一旦管道建成,這將為中國帶來每年300億方天然氣,近乎中國2007年年消費量的一半。

在能源安全的大背景下,這條能源新絲路已經變成一條爭分奪秒建設的天然氣管線,一條牽動上至國家領導、下至普通人的能源大動脈。

風雪兼程

對于吳宏而言,這條能源新絲路是從新疆果子溝開始的。

從2007年9月11日西氣東輸二線工程開工以來,這位中石油管道建設項目經理部總經理每個月都要來新疆果子溝——這個被譽為伊犁“第一景”的地方。只是,他無暇顧及這些美景。

“如果說果子溝的路去年不搶通,整個西氣東輸二線就過不去。”2008年12月初,吳宏回憶說。

果子溝工程只是這條上萬公里天然氣管道的一小部分。這條能源新絲路由1800公里的中亞管道以及9000多公里的西氣東輸二線(以下簡稱西二線)組成。

彎曲的上山公路掩蓋在積雪之中,而果子溝1號隧道的出口就在海拔2500米的地方。山上積雪常年不化,冬季最低氣溫甚至可達零下40度。在2007年冬季最冷的時候,修建管道的職工最后冷得趴到機器的蓋子上取暖。

西氣東輸一線不在冬天施工的慣例正在被西二線打破。這里工作的工人們說,冬天大風吹來人都站不穩。即使發生雪崩,工期照舊。

這堪比彭金成在俄羅斯修建管道時的施工條件。曾在俄羅斯零下四十多度修建管道的彭說,在夜晚最冷之時,恐怕測溫儀都會失靈。

2008年11月,剛剛結束在俄羅斯修建管道的彭接到命令,要求他從黑河乘飛機直接趕往甘肅。過去的十五個月內,他和他的團隊一直在俄羅斯修建管道。

這個戴著厚厚棉帽、身著橘紅色工作服的江蘇人是中石油管道二公司機械處副處長。他急匆匆領下的任務是讓天然氣管道穿越一條河流。他們必須要在這個冬季挖掘開河流,用大型水泵抽干河谷的水,將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