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管道時代來臨
“莫斯科一個城市的用氣量一年就需要300億立方米,相當于我國2007年全年消費的一半?!睂O春良說。
責任編輯:吳傳震
歷經10年的市場培育,中國的天然氣管道建設正在進入黃金發展階段,到2010年,中國天然氣管道總長將達到4.4萬公里
西氣東輸二線甘肅項目部負責人王衡岳至今記得,當時他第一次跑天然氣市場時的情景。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當長慶的天然氣第一次邁出家門,通過陜京線送往北京的時候,北京這個當時被看做中國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發現,自己竟然用不了那么多氣。
陜京線為中石油和北京市共同投資而建。陜京管線的論證從1992年就開始,當時對“怎么用、往哪里輸送”一直存在爭論。
為了迎接長慶的天然氣進入北京,北京二環內的城市燃氣管網改造就花了100億。“當時感覺這簡直是天文數字。”相比現在動輒幾百億的投資,時隔10年后,王衡岳感慨道。
陜京線當年的設計能力是年輸氣29億立方米,結果投產三年北京才用了12億立方米。面對每年消費4億立方米的北京市場,中石油不得不開始想辦法。
“就像一條高速公路,如果一天只有一輛車通過肯定要賠錢的。”王衡岳說。
當時還在中石油設計院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