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被撕裂的“邊疆”:俄烏問題的由來

相比克里米亞和烏克蘭東部危機,俄烏戰爭是一個矛盾的總爆發,戰爭的結果是讓撕裂的烏克蘭結束撕裂,還是變得更加撕裂,俄羅斯和西方的“邊疆”究竟在哪里,依然在各方角力的迷霧之中。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這場戰爭中的勝者可能并非真正的勝者,戰爭中的敗者卻一定是真正意義上的輸家。

責任編輯:陳斌

2月24日,來自頓巴斯地區的難民通過一處邊境檢查站進入俄羅斯羅斯托夫州。 (新華社 安德烈/圖)

在曠日持久的俄烏沖突中,我們會注意到烏克蘭經常強調其首都基輔在“大俄羅斯”歷史上的重要地位,據此與俄羅斯進行“法統”上的爭奪。

而實際上,俄羅斯國家的名字“羅斯”是古代維京人(瓦良格人)一個部族的名稱。羅斯人留里克家族在公元9世紀左右控制著拉多加湖畔的貿易據點拉多加城,后經東斯拉夫人邀請入住諾夫哥羅德建立統治,然后征服了南方的基輔,建立基輔羅斯,成為俄羅斯國家的重要歷史來源之一。

誰的邊疆

古代的基輔羅斯政權對現代俄羅斯國家的確歷史意義重大,但在古代東斯拉夫語中,“烏克蘭”卻是“邊疆”的意思,在文明的中心從拉多加城到諾夫哥羅德又到基輔之后,又經歷了一系列變遷,使曾經的“中央”變成了“邊疆”,并且四分五裂,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分屬于不同的國家和勢力。

歷史上的“烏克蘭”,或者說“烏克蘭”的一部分不僅是俄羅斯的邊疆,也是波蘭-立陶宛的邊疆,甚至奧斯曼土耳其的邊疆?;谶@種四分五裂互相撕扯的歷史中形成的近現代烏克蘭國家,很大程度上仰賴于沙俄的暴力“整合”和蘇聯的強力“構建”,本身就帶有濃重的“縫合”意味,這也正是普京為何對烏克蘭歷史嗤之以鼻的重要原因。

因此,當“縫合”烏克蘭的強大外力不復存在,在歷史上被東西兩股外力互相撕扯的烏克蘭就不可避免的再次陷入分裂,因為作為主權國家的烏克蘭再次成為了歐盟、北約和俄羅斯的“邊疆”,再次被撕扯了起來。

西方與烏克蘭

趁著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無暇西顧的間隙,歐盟對烏克蘭進行了一系列拉攏,1994年,烏克蘭與歐盟簽署《伙伴關系與合作協定》;2003年,烏克蘭獲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