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背后的全球能源博弈
全球范圍內,尤其是歐盟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正在成為掣肘雙方的砝碼。
俄羅斯的管道天然氣相比美國的液化天然氣成本低了許多,只需要建設地底管道,擰開輸送閥門即可。
制裁俄羅斯不僅會危害到歐洲能源供應,短時間內的能源短缺還會加劇美國早已高居不下的通脹,進一步影響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
發自:上海
責任編輯:馮葉
這是2月24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拍攝的俄總統普京發表電視講話的畫面。
北京時間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發起對烏克蘭的全面武裝進攻,全球能源價格急劇攀升。
戰爭爆發當日,NYMEX原油和布倫特原油一度沖上100美元/桶,分別創出2014年6月和2014年9月以來新高。歐洲天然氣價格一度漲超52%,價格飆升至1560美元/千立方米。
俄羅斯是全球第二大原油出口國,其天然氣儲量世界排名第一,是歐盟最大的天然氣供給者。
地緣政治風險、避險情緒等因素都在助推能源價格上漲。
“目前的制裁范圍還沒有涉及能源出口,一旦影響到原油和天然氣,(能源)價格還會再漲?!敝袊茉凑哐芯吭涸洪L林伯強向南方周末記者預測。
摩根大通分析認為,俄烏沖突可能使國際油價上漲至150美元/桶,比2021年四季度平均價格翻一倍。
據彭博社預測,油價每上漲1美元,俄聯邦就會增加20億美元的額外收入,其中大部分會作為財政儲備,在遭遇金融或經濟危機時成為緩沖。
對俄羅斯這樣的結構單一經濟體而言,最直接、有效的經濟制裁就是壓低能源價格。
但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不僅會危害到歐洲能源供應,短時間內的能源短缺還會加劇美國早已高居不下的通脹,進一步影響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
“雙方暫時不動能源”
從俄羅斯遠東的薩哈林島,貨運油輪向南進入韓國麗水港轉運,隨后一路向東穿越太平洋,駛入夏威夷的港口。這里有著美國最大的地下油庫之一,整個過程需要兩到三周。
這樣的航運在戰時仍在進行。彭博社的船舶跟蹤指數顯示,下個月還有超二十艘貨運油輪抵達美國。俄烏戰爭劍拔弩張,暫時卻沒有影響到國際原油航運。
根據全球宏觀數據商CEIC的測算,2020年俄羅斯原油日均出口量則僅次于沙特,位列全球第二。其原油主要銷往中國和歐盟,且俄羅斯是歐盟最大的單一原油來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吳悠 校對:胡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