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使用誰負責”, 整體改造困境重重
“外面越修越高,我們居民區反倒成了低洼,”韓守祿說,“洪水當然朝我們這里淹?!薄?br />
濟南樣本
“7·18”雨災后,一張照片開始在網上流傳:濟南市排水總公司的牌子幾乎浸在水中,公司門口壘著半人高的沙袋,以抵擋街道上的積水。
濟南人在用“大水沖了龍王廟”的黑色幽默,表達他們對市區排水系統的不滿。值得一提的是,三十多名市民淹死在這場暴雨中,史上罕見。7月20日接受媒體采訪時,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防汛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也不得不承認,“濟南市下水道等排水設施存在不完善問題?!钡瑫r認為這并非主因,“再完善的下水道也無法承受如此強度的降雨?!?BR> 這次降雨確實“太強”了。暴雨傾泄中,人們驚恐地發現,市區街道路面上的下水道井蓋,居然一一被翻涌而上的積水頂開。先前進入排水管道的雨水,重新涌回地面,加入了洶涌的地面洪流。
“當天主要靠地表徑流泄洪,”一位市政工程人員解釋說,“地下管道基本上癱瘓?!边@位工程人員還透露:目前濟南地下的排水管線,口徑不一、標準不一,老的“上百年”,新的“正在鋪”。由于長期缺乏統一規劃管理,市政部門也難以清晰掌握目前市區地下排水管道的詳細結構。
普通的市民則對地下排水的混亂有直接感受。幾乎所有的市民都會提到,濟南一遇降雨,必然積水;雨一大,甚至會阻礙南北交通,因為“隔斷市區東西的鐵路線沿線橋洞肯定積水”。
68歲的水屯路居民韓守祿一抱怨起來就情緒激動:水屯路旁小區年年必被水泡,區別只是水線高度不同。7月18日,外面路上積水到膝蓋,他家小區內積水就到胸口,所有一樓住戶家中成了澡塘。
韓守祿回憶,水屯路以北曾經是一大片稻田和荷塘,起到泄洪作用。但隨著近年來的開發,田地被陸續征用,而荷塘被填埋,建起了一片建材市場?!巴饷嬖叫拊礁?,我們居民區反倒成了低洼,”韓守祿說,“洪水當然朝我們這里淹?!薄?BR>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北坦等老城區低洼地帶棚戶區。在蓬勃興旺的城市建設中,地下排水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一位建筑公司員工透露,在修建新的商住樓盤時,很少考慮雨水排泄通道——僅僅將生活排水通道做好,再接入原有的市政排水管道就算“完工”。
市區排水最終都匯集到城北的小清河。由于淤積及城市建設,小清河排水能力呈降低趨勢,據媒體報道,18日當晚7點多河水就外溢進城。濟南市城管局一位負責人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承認,“按規定,省城市區的河道防洪標準應為百年一遇,但除西濼河與小清河的設計排洪能力能夠達到五十年一遇防洪標準外,其他的標準都很低?!薄?BR> 濟南本是一個水系發達的城市,小清河支流原本遍及城區。但隨著近年城區建設,河道棚蓋改為建設地塊非常普遍。地面積水直接排入河流的渠道因此減少,又間接給原本已不堪重負的地下排水系統增加了負擔。
濟南市政規劃部門并非沒有考慮過暴雨排洪問題。市內的多條南北走向街道的設計就帶有泄洪意圖。例如泉城廣場附近的縣西巷,就擔負著將洪水從廣場低洼地帶向北疏導的作用。
但類似的設計基本上處于零敲碎打的狀態?!稘鲜谐鞘信潘O施管理辦法》規定:“各區市政養護部門在市城建局領導下,負責本區規劃范圍內排水設施的維護和管理”;“按照城市排水規劃凡屬單位修建的公用或專用排水設施,以及單位經管的住宅區和里巷內的排水設施的維護,均由單位負責?!痹谶@種“誰使用誰負責”的管理體系下,排水系統的整體改造幾近奢談。
“7·18”雨災后,一張照片開始在網上流傳:濟南市排水總公司的牌子幾乎浸在水中,公司門口壘著半人高的沙袋,以抵擋街道上的積水。
濟南人在用“大水沖了龍王廟”的黑色幽默,表達他們對市區排水系統的不滿。值得一提的是,三十多名市民淹死在這場暴雨中,史上罕見。7月20日接受媒體采訪時,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防汛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也不得不承認,“濟南市下水道等排水設施存在不完善問題?!钡瑫r認為這并非主因,“再完善的下水道也無法承受如此強度的降雨?!?BR> 這次降雨確實“太強”了。暴雨傾泄中,人們驚恐地發現,市區街道路面上的下水道井蓋,居然一一被翻涌而上的積水頂開。先前進入排水管道的雨水,重新涌回地面,加入了洶涌的地面洪流。
“當天主要靠地表徑流泄洪,”一位市政工程人員解釋說,“地下管道基本上癱瘓?!边@位工程人員還透露:目前濟南地下的排水管線,口徑不一、標準不一,老的“上百年”,新的“正在鋪”。由于長期缺乏統一規劃管理,市政部門也難以清晰掌握目前市區地下排水管道的詳細結構。
普通的市民則對地下排水的混亂有直接感受。幾乎所有的市民都會提到,濟南一遇降雨,必然積水;雨一大,甚至會阻礙南北交通,因為“隔斷市區東西的鐵路線沿線橋洞肯定積水”。
68歲的水屯路居民韓守祿一抱怨起來就情緒激動:水屯路旁小區年年必被水泡,區別只是水線高度不同。7月18日,外面路上積水到膝蓋,他家小區內積水就到胸口,所有一樓住戶家中成了澡塘。
韓守祿回憶,水屯路以北曾經是一大片稻田和荷塘,起到泄洪作用。但隨著近年來的開發,田地被陸續征用,而荷塘被填埋,建起了一片建材市場?!巴饷嬖叫拊礁?,我們居民區反倒成了低洼,”韓守祿說,“洪水當然朝我們這里淹?!薄?BR>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北坦等老城區低洼地帶棚戶區。在蓬勃興旺的城市建設中,地下排水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一位建筑公司員工透露,在修建新的商住樓盤時,很少考慮雨水排泄通道——僅僅將生活排水通道做好,再接入原有的市政排水管道就算“完工”。
市區排水最終都匯集到城北的小清河。由于淤積及城市建設,小清河排水能力呈降低趨勢,據媒體報道,18日當晚7點多河水就外溢進城。濟南市城管局一位負責人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承認,“按規定,省城市區的河道防洪標準應為百年一遇,但除西濼河與小清河的設計排洪能力能夠達到五十年一遇防洪標準外,其他的標準都很低?!薄?BR> 濟南本是一個水系發達的城市,小清河支流原本遍及城區。但隨著近年城區建設,河道棚蓋改為建設地塊非常普遍。地面積水直接排入河流的渠道因此減少,又間接給原本已不堪重負的地下排水系統增加了負擔。
濟南市政規劃部門并非沒有考慮過暴雨排洪問題。市內的多條南北走向街道的設計就帶有泄洪意圖。例如泉城廣場附近的縣西巷,就擔負著將洪水從廣場低洼地帶向北疏導的作用。
但類似的設計基本上處于零敲碎打的狀態?!稘鲜谐鞘信潘O施管理辦法》規定:“各區市政養護部門在市城建局領導下,負責本區規劃范圍內排水設施的維護和管理”;“按照城市排水規劃凡屬單位修建的公用或專用排水設施,以及單位經管的住宅區和里巷內的排水設施的維護,均由單位負責?!痹谶@種“誰使用誰負責”的管理體系下,排水系統的整體改造幾近奢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