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想要多少“虛擬”

常聽說生活中有幾樣“看不見的手”,掌控我們的日子?,F在又冒出一種,叫虛擬之手。

責任編輯:蔡軍劍

如果虛擬從策略轉化為價值觀,成為士官農工人人稱道的本事,我們的文化也就有危機了

最近參加幾次學術會議,“建構”兩字不絕于耳。建構指對事物的主觀擬定,甚至是虛擬。學者告訴我們,人類是善于建構、虛擬的。比如歷史是建構的,民族是建構的,你的生活是建構的,甚至你的對象也是建構的。

看電視,嘉賓們說:如今出現金融海嘯,就是因為社會上“虛擬經濟”太多了。的確,很多人在股市里掙的錢都是虛擬的。

我忽然意識到,建構、虛擬原來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們想事、論事、做事的一大特征。我們有建構理論,有各類虛擬平臺、虛擬技術,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