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前三日為何陷入拉鋸?俄軍戰術有何新特點?
情報失去先機:戰前,西方利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和情報途徑,準確獲知了俄軍戰備部署,甚至在媒體上公開俄軍即將進攻的較準確時間。所以,烏軍得以提前應對,使俄軍的“閃電戰”打成“消耗戰”。
責任編輯:陳斌
當地時間2022年2月26日,烏克蘭首都基輔,當地受到襲擊,建筑物上方濃煙滾滾。
2022年2月24日,“俄烏戰爭”爆發。俄軍首先以巡航導彈攻擊了烏軍的防空系統和指揮體系,然后在烏克蘭東、南、北三個方向全線出擊,同時空降兵、特種部隊奇襲基輔和機場,擺出“鐵錘砸核桃、神兵天降、黑虎掏心、斬首”相結合的凌厲打法,企圖一戰定乾坤。
不過,開戰首日的結果沒有達到預想計劃:烏空軍、防空、指揮系統都遭到打擊,卻未能按俄軍預想被消滅,反而迅速展開反擊。在東烏前線,俄軍僅推進了21公里便被阻擊,俄特種部隊滲透基輔沒成功,“斬首”澤連斯基的行動也未奏效,最糟的是基輔西北25km的安東諾夫機場機降奇襲,第一波直升機機降先遣隊剛落地,就遭烏軍反擊、受創,后雖在俄軍裝甲部隊救援下免于被殲,但機場被烏軍破壞,奪取空運通道的計劃流產。
俄軍在作戰中,風格與以往不同:沒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知了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