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早期家史

“我對教師很有感情,我的爺爺、父親、母親都是教師?!彼貞浾f:“那時家里很小,夜里我睡醒了還看到他們在備課,我很敬重教師這個職業?!?/blockquote>

責任編輯:鄧科 編輯助理 陳軍吉

“爺爺親手辦的那座小學”恢復建成溫氏“教育世家”風貌首次展示

天津歷史名校——北辰區宜興埠鎮的普育學?;謴徒ǔ?,2008年12月29日,天津市政協主席邢元敏、該校創辦人溫瀛士的次子溫強為新校剪彩。

溫家寶2003年3月在當選國務院總理后,第一次與采訪“兩會”的中外記者見面,開場說,“我是一個很普通的人。我出生在農村的一個教育世家。我的祖父、父親和母親都是教員。我的孩提時代是在戰亂中度過的。戰火燒毀了我的全家,包括爺爺親手辦的那座小學。舊中國的苦難在我幼小的心靈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爺爺親手辦的那座小學”即宜興埠普育學校。

復建的新普育學校為中式仿清建筑,走進校門,建有一座按學校老人記憶復原的四百余平方米小院,內設三間房,青磚青瓦,雕梁畫棟,酷似當年的學堂,用于校史陳列。

校史展出了溫家寶總理在中外記者招待會上的開場白,記述了他幼年跳級插班的故事,稱道他是這所普育學校的杰出校友。

這里第一次展示了“普育”的精神,第一次展示了農村的一個“普通”但又極不平凡的教育世家風貌。

溫瀛士的留影(戴鏡者)

溫家寶的父親溫剛

士范小學校旗

校服

當年學校使用過的搖鈴

冬日夕陽下的普育學校

溫氏“教育世家”示意圖

篳路藍縷創“普育”

展覽告訴人們,溫家寶的爺爺溫瀛士,字閬仙,世居天津城郊宜興埠,生于1895年2月,卒于1960年2月。

1919年2月至1929年7月,溫瀛士被薦擔任民立第五小學校長。在辦學中,為幫助更多的農家孩子特別是貧困女童就學,溫瀛士減免學雜費,想方設法救助。1929年7月,溫瀛士為讓學生受到良好教育,籌劃將村中娘娘廟改為校舍,因遭反對憤而辭職。

1930年9月,溫瀛士受同鄉、教育界前輩溫世霖的影響,爭取女性求學的權利,成立溫氏私立普育女子小學。此即普育學校。

溫世霖一家系宜興埠的教育世家,與溫瀛士并無血緣族親關系,但有形式上的&l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