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動內需兩點建議
目前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來自農村市場。盡管已明令禁止再建小產權房,但對現有農村小產權房的改革勢在必行。嘗試探索農村小產權房改革,可以有效激活農村房地產市場,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責任編輯:余力
啟動農村小產權房改革
目前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來自農村市場。
2007年,我國農民全年純收入平均為4140元人民幣,僅相當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786元的30%。據國家統計局測算,農村人口每增加1元的消費支出,將對整個國民經濟帶來2元的消費需求;農村人口對一種家電產品的普及多增加1個百分點,就可增加238萬臺(件)消費需求。然而,啟動農村消費市場的關鍵在于增加農民收入,農民的收入增長主要來自:農產品的銷售收入、務工收入以及分享地租上漲的收入??墒?,大部分農民很少分享城市化帶來的地租收益。農民住房沒有產權,屬于集體用地,房可以交易,但地不能交易。據國土部門不完全統計,截至2007年上半年,全國“小產權房”面積已經達到66億平方米,其中有很大比例是農民在宅基地建房然后出售。
當前,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我國城市房地產業即將步入調整周期,依靠城市房市拉動內需的能力進一步減弱,備受爭議的農村小產權房再次進入人們視線。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了 《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還權于民”,重建土地和生產者之間的血緣關系,以“資源的優化配置,要素的合理組合,資產的不斷增值”為目標,以家庭經營為核心,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盡管已明令禁止再建小產權房,但對現有農村小產權房的改革勢在必行。嘗試探索農村小產權房改革,可以有效激活農村房地產市場,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例如允許、組織集體建設用地的指標轉讓等方式,既可為政府增加建設用地,又能增加農民土地收益,真正把資產變成資本,拉動農村內需。
啟動城鎮車改
相比房地產業,汽車產業不存在泡沫,政府促進汽車消費沒有太大潛在風險。汽車產業將在拉動內需促進本輪經濟發展中起到關鍵作用。然而,在龐大的汽車消費市場里,公務用車曾經占據了大部江山,由此產生的巨額財政支出和腐敗等問題,使得公車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
1994年我國開始實行公車改革,先后共有二十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等都進行了公車改革試點。公車改革推行后,通過補貼交通費的方式,一部分原本享受公車待遇的黨政機關公務員和企事業單位中高層領導者,很有可能購買屬于自己的汽車。“后公車時代”的開啟將帶給中國汽車市場進一步的繁榮。有統計數字顯示,從1992年到1999年的7年間,我國私人汽車保有量從100萬輛增至500萬輛;而從2000年到2003年初,僅3年多的時間,私人汽車保有量就從500萬輛增加到了1000萬輛。截至目前,我國私人購車的比例已經超過了60%,私人汽車的增幅超過單位用車二十多個百分點 。
因此,建議順勢推進“車改”步伐。同時,公車拍賣在很大程度上更直接地為車市創造了一個巨大的消費空間。此外,加快燃油稅改革步伐,也有助于為汽車產業帶來新的商機,拉動相關產業發展。
(作者均任職于浙江省臺州市發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