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傾聽來判斷安全狀況——專訪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CRC)行動部主任皮埃爾·克雷恩布爾(Pierre Krɑhenbühl)
在武裝沖突中,他們參與的人質解救工作如何進行?他們如何與當地居民相處?而作為一個長年作業于戰爭沖突地區的組織,他們又將為中國人海外安全狀況提供哪些可以借鑒的經驗?
責任編輯:李小鳴 鄧科
2009年將迎來索爾弗利諾戰役150周年,正是這場戰役促使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形成。作為該運動的創始機構,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已經遍及全球近八十個國家和地區。
那么,在武裝沖突中,他們參與的人質解救工作如何進行?他們如何與當地居民相處?而作為一個長年作業于戰爭沖突地區的組織,他們又將為中國人海外安全狀況提供哪些可以借鑒的經驗?
“中國人質被綁架時,我們是絕對獨立的中間人”
南方周末: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CRC)在全球的安全問題中都做哪些工作?
克雷恩布爾:當ICRC進入一個地區,非常重要的就是坐下來告訴當地人:我們是一個中立的組織,我們不會去干涉你們的社會模式或者政治制度。然后,我們還要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解釋,我們是非常純粹的人道主義組織,我們會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們,無論他們從屬于哪個組織。
人們在沖突地區有不同的目的,外交的、商業的、政治的、人道的,只有解釋清楚我們的角色,我們才能在一些安全事件中扮演相應的角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