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堪稱全國“歷年最熱”,全球氣候變化亦警告升級
過去一年堪稱“歷年最熱”。2021年全國平均氣溫10.53℃,較常年偏高1.0℃,為1951年以來歷年最高。
在之前的評估報告中,IPCC只表示地球正在變暖是明確的。但在最新報告中,IPCC首次明確描述氣候變化的威脅和行動的緊迫性:“任何進一步延遲全球適應和緩解行動,都將錯過一個短暫而迅速關閉的機會之窗?!?/blockquote>責任編輯:汪韜
2021年6月20日,在北京華熙LIVE·五棵松商業街區一處噴泉旁,家長擦干小朋友臉上的水。當日,北京市氣象臺發布高溫藍色預警信號。
2022年3月1日,中國氣象局發布《中國氣候公報》:2021年,中國度過了“史上最熱年”,全國平均氣溫10.53℃,較常年偏高1.0℃,為1951年以來歷年最高。北方降水量為歷年第二多,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強發、廣發、并發。
前一日,2月28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為人類社會敲響的警鐘升級,發布了第六次評估周期第二工作組報告,提出中國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國家之一。
成立于1988年的IPCC是研究氣候變化的權威科學機構。此前已經發布了五次評估報告,第六次評估報告從2015年起開始編寫。第六次評估中,2021年發布的第一工作組已示警:人類活動毋庸置疑正在引發氣候變化;本次第二工作組的報告再次證明,全球變暖已給人類社會造成廣泛的損失。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比喻,第一工作組報告是“向人類發出的紅色警報”,第二工作組報告是“人類苦難圖集”。
IPCC最新報告封面。
2021年極端高溫、低溫事件均偏多
《中國氣候公報》(下稱公報)由國家氣候中心編寫,在氣溫、降水、氣候災害等方面,2021年都是一個不平常的年份。
公報指出,2021年氣候持續變暖,全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游淑華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