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城奉節:十年后,搬遷未完成

為了避讓逐漸升高的水位,三峽古城奉節現在仍在尋找著生存的新路。十余年來,圍繞新城所在,奉節已三度易址,當人們最近得知縣政府將可能又一次西遷后,少有人能夠說清這座小城的未來在哪里

責任編輯:曹筠武 實習生 陳伊瑋

十余年間三易其址,如今再度籌劃西遷

奉節遷建的過程,是整個三峽庫區中歷時最長,變化最多,確定最難,爭議最大,影響最深的案例。為了避讓逐漸升高的水位,三峽古城奉節現在仍在尋找著生存的新路。十余年來,圍繞新城所在,奉節已三度易址,當人們最近得知縣政府將可能又一次西遷后,少有人能夠說清這座小城的未來在哪里。

在奉節新縣城的23平方公里內,有54處滑坡、300多處高邊坡,全縣已經調查的災害點已經超過800處。長江水利委員會的一位專家比喻,新奉節就像一個受傷的武士,穿著鎧甲、打著繃帶、綁著夾板,被固定在山坡上,不如此,難以存活。

距離三峽大壩3小時航程,幽靜的三峽庫區腹心——詩城奉節——這座已歷數千年的歷史文化名城早已完全淹沒于長江,如今,十余萬奉節人在幾公里外數百米高的山坡上建造了自己的家園。

自從上世紀80年代三峽工程籌劃以來,這座偏安在西南群山之中的古城已多次搬遷避讓,持續上升的水位并沒有留給這里的人們太多時間。水進人退,而極端破碎的地質環境則越來越無法提供出像樣面積的平整土地,10萬人擠在數塊六七平方公里的坡地上。

最近,小城的主政者決定城市要繼續向西擴展,而這將可能是這座縣城1990年代以來第四次重塑自己。

滑坡體上的城市?

近來,一則消息不脛而走。前段時間,幾塊巨石在夜間從山頂滾落,沖進了奉節縣城內交警隊的院子,砸毀了兩輛汽車,沒人傷亡。人們說不清這是否與蓄水期間的頻繁地震有關,可一個老舊的話題再次被人提起——目前的縣城所在的山坡是不是一個滑坡體?

整個奉節縣城選址過程耗時13年,其間歷任5位縣委書記,更在多座山坡上興建了城區,最終形成了如今奉節縣城依山而建、鱗次櫛比的獨特形態,奉節人形容自己是“一座掛在山坡上的城市”,但關鍵的問題是:這個山坡是不是個滑坡體?

事實上,整個三峽庫區的地形狀況復雜,正以奉節為界,東為皺褶山地,西為丘陵地帶。因此奉節地區地質狀況復雜破碎不已,在此處建設城市的困難度常人無法想象,而后期的地質災害預防治理所需投入也將龐大而瑣碎,有媒體稱之為“無底洞”式投入。

一位曾經多次參加選址座談討論會的退休官員回憶,按照長江水利委員會(簡稱長江委)最初的意愿,是希望奉節搬遷到最西面的朱義河附近,那里地勢平緩而且安全,地質相對穩定,但奉節人更中意最東面的寶塔坪(因為有白帝城和港口),因此13年之中,縣城中心選址便在自西到東的朱義、劉家包、三馬山、蓮花池、寶塔坪之間搖擺,而最終形成了如今奉節一條大路貫穿幾座山坡的局面。

1999年,中央政府開始重視三峽庫區地質災害現象,并派專人調研考察。當年1月9日,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內部傳真”要求,做好國土資源部專家調研工作,并特別安排專家前往奉節縣考察。

該次國土資源部專家組向奉節縣政府提交的地質評價意見隨后迅速地廣為流傳。意見中,專家組一致認為寶塔坪地區是一個結構復雜、多級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