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波:生態環境工作不是簡單傳導壓力

在整個環?;A設施投入中,財政劃撥占比不到十分之一,更多是引導性的,誰污染誰補償,誰治理誰受益。要積極引導銀行和社會資金投資,讓企業來唱主角。

雙碳是倒逼機制,能源、產業、交通、用地四大結構都可以根據雙碳目標調整得更健康。好比一個胖子只是體重超標,可能不會去減肥,如果他去體檢發現自己生病了,就會制定減肥計劃,自覺行動。

(本文首發于2022年3月10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汪韜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波 (四川日報歐陽杰/圖)

在就任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廳長之前,王波曾是攀枝花市市長,他從高校工作起步,還在檢察系統工作過一段時間。這些經歷讓他養成系統思維——生態環境部門推動工作不是簡單傳導壓力,單打獨斗永遠打不贏污染防治攻堅戰。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王波曾提出建立跨省常態化生態補償機制的建議,這也體現了他的系統思維。環保工程投資大,財政資金有限,他希望通過投融資創新,引入商業銀行和社會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建設。

王波對數字特別敏感,他認為:“不是說得多,就工作做得好,老百姓不認賬怎么辦?”四川設計了一套群眾環境滿意度指標,委托國家統計局四川調查總隊收集數據。

南方周末記者曾跟隨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進駐四川,督察組公布的典型案例,有的問題四川省也提前發現過并推動整改,王波表示,地方不能再繼續容忍環保的“長痛”和“小痛”。

2022年3月8日,王波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專訪。

財政資金要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南方周末:你一直重視環保設施建設中的資金難題,其中,財政資金的錢如何花在刀刃上?

王波:財政資金由國家層面統籌,省級財政劃撥,補助量其實并不大,在整個環?;A設施投入中占比不到十分之一,更多是引導性的,誰污染誰補償,誰治理誰受益。

部分市縣財政緊張,這就要求省級統籌項目資金,把錢花在刀刃上,只能雪中送炭,不能錦上添花。財政資金有保有壓,保的主要是財力比較差的市縣,不能一包到底。不然全省一年四十多億元的財政資金,分到21個市州,平均只有兩億多元,太少了。

財政劃撥之外,要積極引導銀行和社會資金投資,讓企業來唱主角。

南方周末:但環保項目往往投入高、回報周期長,引入銀行和社會資本并非易事。

王波:補齊環?;A設施的短板,其中重點是污水、污泥、固廢處置設施。有收益的基礎設施我們能建的已經基本都建完了,現在難點是鄉鎮的污水處理廠和垃圾收集處置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知了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