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們去鶴崗拍了個紀錄片
這兩年,常常會刷到鶴崗的文章。到底什么樣的人會去鶴崗買房?這個城市有著什么樣的吸引力?
我開始在網絡上搜索關于鶴崗的視頻。但沒有看到一個深入拍攝鶴崗生活的紀錄片。于是,我動了去鶴崗拍個片子的想法。
終于在2021年的中秋前夕,我們一行3人,長途跋涉,帶著好吃的美心月餅出發了。雖然只聯系上了2個同意拍攝的對象,但我們仍舊對這趟旅行即將記錄到什么充滿期待。
一大早出發,抵達鶴崗已經到了晚上
上海到鶴崗,得先飛哈爾濱,再從哈爾濱坐高鐵到佳木斯,然后佳木斯坐大巴或者綠皮火車到鶴崗?;旧弦徽煸诼飞?。上飛機我就想,這滿滿的一飛機人,有幾個是去鶴崗買房的呢?
正好聽到后座的何大媽說到自己是鶴崗人,于是很自然地跟她攀談起來。她的兒子在上海工作,她在上海待了一個月照顧兒媳婦坐月子,再趕回鶴崗陪老伴兒過中秋。得知我們是去鶴崗拍片子的,何大媽非常熱情地說等到了鶴崗要包餃子給我們吃?;叵胛业谝淮稳|北,是2015年去雪鄉玩,對東北印象極差,都忘了熱情好客才是東北人的性格。
鶴崗的第一印象,真的是好便宜啊。打車從火車站到賓館6元。新裝修的全季酒店200+元/晚,可能是我們出差住過的體驗極好酒店排名前三。鶴崗小串兒,在東北都是有名的。222元,3個人吃到撐。
第二天,在鶴崗的早市吃了早飯后,我們迅速地租到了一輛車,向我們聯系好的兩個拍攝對象出發。
早市值得一逛!
人參就這么放地上賣,跟蔥一起賣...
小豪哥和靜靜都是在小紅書和抖音上分享自己搬到鶴崗后生活的移居者,所以他們對拍攝是不抗拒的。但可能是因為接觸時間太短,他們有些拘謹,我們的拍攝也很流于表面。第一天正式拍攝結束后,我們就不知道要拍誰了。更糟糕的是,消息傳來,哈爾濱出現了疫情,不知道對鶴崗的疫情管控是否有什么影響。
在不知道拍誰的時候,我想到了何大媽,大不了硬著頭皮去何大媽家吃餃子,還可以拍一拍當地老年人的生活。結果何大媽發來語音,說她因為途經哈爾濱已經被社區通知居家隔離了。這讓我們也緊張起來,原本計劃在鶴崗停留10天,疫情可能會讓我們的行程大大縮短,短短幾天時間是否能拍到我們期待的故事呢?
最開始刷到關于年輕人去鶴崗買房定居的文章的時候,覺得似乎他們從一個冷酷無情的世界而來,在鶴崗這個小城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溫暖。如果可以用真實人物的故事去具體化這種溫暖,應該會是個挺有力量的片子吧。兩三天時間,我們拍到了四五個外來定居者。我發現,他們的生活確實比較安逸,看不出什么太大的壓力,但是他們真實的來鶴崗定居的原因卻很難記錄到。
廣州來鶴崗投資買房的康叔告訴我,他所了解的在鶴崗買房的很多都是單身的女性。而她們當中大部分又是離婚或者分手了的,在情感上是受到了傷害的。鶴崗這個生活成本極低的城市成了他們重新建立生活的希望之地。說到底,還是房子。
其實,在出發之前,我以為鶴崗5萬塊一套的房子只是少數。但來了發現,真的有很多5萬元一套的房子,3萬、4萬的也不在少數??凳甯嬖V我,他在附近的雙鴨山市還看到不少一萬多的房子。
房源信息由小豪哥提供(2021年9月信息)
這兩個房源信息是片子里我們看的兩套房子
鶴崗曾經是有名的煤城,和雞西、雙鴨山、七臺河,并稱四大煤城。東北有一句順口溜“南來的北往的,佳木斯鶴崗的”,是說這人路子野,哪兒哪兒都熟悉??梢婜Q崗早年間其實是大家去闖蕩的一個城市。怎么現在成了年輕人去躺平的地方呢?
八九十年代,我國對資源型城市開始改革。像鶴崗這種資源單一的城市就遇到了經濟問題。許多礦都停了,慢慢被植被填充上,公園建起來。但城市發展的未來在哪里,還得走一步看一步。
鶴崗現在還是有很多礦場,不過許多都已經閑置。
這個礦廠空中看仿佛是一個游樂場。
礦山公園前,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廣場舞跳起。
近幾年鶴崗新建了很多的棚改房,許多本地人都分到了房子。加上原本的住房庫存,和越發嚴重的人口外流問題,導致大量房屋被閑置,房價一降再降。
這里連外來的建筑公司開發商都很少
走在小區里,會看到很多窗戶上都貼著租房賣房的電話。
我們再來看一些數據。
2021年中國統計年鑒數據:全國的城鎮非私營單位平均工資為97379元,黑龍江為74554元。鶴崗2020年數據是48238元,幾乎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雖然鶴崗的生活成本很低,但收入也很低。
幫我做鶴崗數據調查的朋友跟我說,從任何數據看,鶴崗都不是一個值得買房的地方。但對于并不是來這里買房投資的人來說,這些數據并不重要。在沒什么選擇余地的時候,這里可以讓人重新開始就已經是個很好的理由了。
鶴崗也有繁華的一面
我們在鶴崗拍攝遇到的都是友好的陌生人。早市早飯攤的老板,知道我們是從上海過來拍片子的,非常熱情的說遠道而來的要好好招待。酒吧的小哥也很熱情的給我們推薦拍攝對象。
鶴崗的酒吧
公園里拍空鏡遇到一個不愿出鏡的大爺,他已經移居到上海很多年了,兒子也在上海買了房。聽說鶴崗現在建設得不錯,自駕房車回鶴崗看看。我們是被他吹的薩克斯吸引過來的。
他跟我們說了一句可能不那么中聽的話:鶴崗留下來的年輕人都是沒出息的。在后來采訪的從北京騎摩托回鶴崗的小哥身上,這句話也基本得到了驗證。這是一個許多年輕人都想著逃離的城市。但卻有另一群年輕人從大城市逃離到這里。
仿佛有兩股力量在相互拉扯。讓一波人走,讓另一波人來。一定有我沒有看到的那一面鶴崗在從中作祟。
每年高考,鶴崗都會流失掉一大波年輕人去大城市發展
一直以來,我覺得自己很擅長的就是非常自然的讓拍攝對象在鏡頭前打開心扉,講出內心的的故事。但在鶴崗這個地方,我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在一個拍攝對象的建議下,我加入了他們外來定居者組建的一個鶴崗定居群。我在群里發出邀請,大家一起喝酒聊天吃烤串兒,在走之前看看能不能再拍點兒什么。但被群里的人嚴厲阻撓了,他們對拍攝的戒備心極強,說:千萬不要接受拍攝,否則日后走到哪都是大型社死現場。
其實原話更過激一些:“那些所謂的新聞媒體,所謂的紀錄片導演,得到了他們想要的素材,鬼才會可憐被拍對象接下來因為曝光造成的生活困擾?!币约啊艾F在的新聞媒體,有善良的嗎?”總之就是,千萬不要接受我的采訪。
鶴崗到底有什么樣的魅力,讓這么多人爭相過來報道。群里一個人說,來鶴崗的,誰沒有一點故事呢?我一直忽略了一個事實。他們來鶴崗最主要的一個訴求可能是“隱居”,就是不想讓人認識自己,知道自己過去的經歷。因此,他們對來挖他們過去痛苦的人有著天然的抵御心理。隨著“白菜價”房子的走紅,鶴崗成了一個網紅城市。群里已經有人離開了鶴崗,尋找下一個隱居地。交流的時候他正騎行在可可西里,睡帳篷,在群里分享每天的日出日落。
最終,我沒有在這個群里找到一個同意拍攝的對象。
鶴崗市中心的地標
那天晚上回復群里的各種質疑聲音到半夜。很無奈。我覺得我只是懷著一顆好奇的心來看一看鶴崗真實的生活情況。但我也不能證明我就不是他們口中的那些不良媒體。
回想最開始聯系上的小豪哥和靜靜,他們都是在小紅書和抖音上分享自己生活的人??梢耘牡剿麄?,可能就是因為對生活滿意的人才會愿意分享吧。真實的鶴崗,可能就在那些不愿意分享的人那里。
音樂人迪亞
但短短5天的接觸,我真的覺得鶴崗是個挺溫暖的城市。從何大媽說要給我們包餃子吃我就感受到了。拍到的最讓我感動的人物是音樂人迪亞,他曾經參加過中國好聲音。在發現老婆得了抑郁癥后,果斷搬家到鶴崗。至少從地理上隔絕掉所有復雜的人際關系。
他說反正他能上鋼琴課,哪里都能重新開始生活。佩服他的魄力,更佩服他說自己組建的家庭,一定不能放棄。生活有那么多色彩,不能只停留在一種顏色,一定要幫老婆走出來。夜幕降臨,燈光開始亮起來,鶴崗的街道,伴著他的歌聲慢慢有了溫度。
人們來鶴崗,或許是因為,鶴崗是個可以托得住你任何負面情緒的地方。就像在外受到委屈的孩子,回到家里,無需哭鬧,一頓餃子,一個擁抱,就化解了。暫時化不了的,就讓時間賜予一份內心的平靜。
最后感謝所有的拍攝者。
感謝鶴崗數據調查:周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