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界代表委員丨德力西集團胡成中: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法律保障

今年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團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帶著1份議案和8份建議前往現場。內容涉及修改環境保護法、科研人才創業、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關愛保安隊伍等多方面。

在接受南方周末的訪談時,他自信地提及科技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我們始終堅持把銷售收入的3%到5%拿出來投入研發,保證產品每5年左右推出全系列新一代。作為德力西科研實力的‘代表作’,我們先后三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這在中國低壓電器行業內民企中是少有的?!倍斄牡絻蓵ㄗh、雙碳目標等話題時,他更是侃侃而談。

全國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團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受訪者供圖/圖)

兩會是推動問題解決的重要平臺

南方周末:從成為全國人大代表至今,您所提交的議案和建議,是否有已經被采納并實現的?

胡成中:我是2003年成為全國政協委員,后來連任一屆。2018年又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到今年為止,參加了15次全國兩會,提交的政協提案、人大議案和建議總共60份。其中,被采納的有很多。

比如,第一年提的“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名稱權管理和法律適用的建議”,原國家工商總局就在后來的企業名稱登記管理相關規定中作了調整;比如“關于將溫州列入兩岸空運直航點的建議”,很快民航局也給落實了。包括去年提的“關于外賣員等零工經濟群體社會保障建議、人臉等生物識別信息安全保障問題”,相關部門也很快出臺了針對性規定。

南方周末:這里面讓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個?

胡成中:印象最深的大概要算2005年提的“關于維護外出務工農民利益 取消春運價格上浮的建議”。當時出發點只是考慮到我們很多員工都是外地農民工,掙錢不容易,火車春運漲價對他們是一種負擔。后來發改委正式決定取消春運火車價格上浮,惠及面可以說是所有人,一直持續了這么多年。

這里我要強調的是,這些問題并不是我個人的“獨家發現”,很多專家學者、媒體以及政協委員、人大代表都在不同的場合進行了呼吁,所以如果說國家出臺政策解決了這些問題,那也是很多人共同推動的結果。

南方周末:履職這些年,您最大的感觸是什么?

胡成中:兩會不光是代表、委員建言獻策、暢所欲言的平臺,更重要的是推動問題解決的平臺。代表委員們肩負著傳達群眾愿望與呼聲的重任,每個建議、提案都凝聚了對各種現實問題的看法與建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才是兩會機制的關鍵。

在擔任全國政協委員、人大代表的15年里,我有一個很直接的感受,就是國家機關、相關部門對代表委員的建議、提案越來越重視,反應、反饋的速度越來越快,回復越來越認真、翔實。

我的一些建議牽涉面很廣,多的時候有四五個部委共同參與研究、斟酌,給予答復。能落實的事情很快就能付諸行動,條件不具備或者另有隱情的,也會坦率溝通,做好解釋說明工作。代表直言不諱是“誠”,承辦部門實事求是也是“誠”,兩會制度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鮮明特色之一,其優越性和生命力就在這往來互動之間體現得淋漓盡致。

來自一線的多份建議

南方周末:您今年的兩會建議是如何產生的?

胡成中:去年年中,我就在集團內啟動了為十三屆五次會議準備議案、建議的相關工作。集團董事局和黨委聯合發文,向公司各地員工、各級黨工團組織征集起草建議,全面動員、集思廣益,共收到各類選題建議50多條。經過多輪篩選、內部討論及征求外部專家意見,最終起草成文的有議案1份、建議8份。

南方周末:您的建議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胡成中:我今年主要有關于“雙碳”的議案,還有針對多個領域、多個方面的建議。包括《關于支持創建溫州金融改革示范區的建議》《關于打破科研人才創業阻礙 大力推動“科研造富”的建議》《關于強化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動力電池生產者延伸責任的建議》《關于修改物業管理條例 強化業主權益保護的建議》《關于進一步加大打擊電商平臺侵犯知識產權行為力度的建議》《關于建立商標惡意注冊黑名單及懲戒制度的建議》《關于關愛保安隊伍 提高社會治安防控能力的建議》等。

南方周末:您剛剛提到的關于“雙碳”的議案,能否展開講講?

胡成中:我建議修改環境保護法總則的相關條款,將應對氣候變化納入到生態環境保護的范疇。在立法目的中增加應對氣候變化、在企事業單位的義務中增加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并要求各級人民政府將應對氣候變化納入財政支出范圍。

同時建議在第四章“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后面增加一章“應對氣候變化”,明確基本原則、具體分工、降碳路徑、碳交易制度等內容。

因為在增加的應對氣候變化章節中已經規定了各級政府的職責,所以在法律責任中也要相應增加對地方政府違反應對氣候變化職責的處分,避免運動式降碳,避免“把吃飯的家伙先扔掉”。

南方周末:這主要是出于哪些考慮?

胡成中:雙碳目標的實現是為了減少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以實現美麗中國和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標。這是一場系統性變革,也是對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一次大考驗,為避免出現“一刀切、運動式”降碳帶來的社會不穩定、系統性風險以及清潔能源項目的無序發展,雙碳改革必須在具有強制性、規范性、可操作性的法律制度的指引下穩妥推進。

然而截至目前,國內尚無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層面的規定。所以我建議在環境保護法中增加應對氣候變化的規定,能夠為“雙碳”目標的實現提供法律保障,未來在憲法與環境保護法框架下,再制定單項法律和配套辦法逐步完善。

助力“雙碳”目標需推動新一輪電氣化

南方周末:據您觀察,當前傳統制造業想要實現低碳轉型會面臨哪些挑戰?

胡成中:制造業是我們國民經濟的根基,也是我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頭,在第二產業中占到三分之二以上,在我國能耗總量以及碳排放總量中占到三分之一以上??梢哉f“雙碳”目標能否如期實現,制造業的表現舉足輕重。

在我看來,傳統制造業的低碳轉型面臨幾個挑戰:

一是很多企業電氣化程度不高的問題。通俗地說,就是用電多還是燒煤、燒油、燒氣多。國家電網做過一個測算,我國整體的電氣化率每提升1個百分點,就有望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3億噸。目前從區域來看,華東地區終端用電占比還不到30%,東北地區最低,不到16%,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對傳統制造企業來說,就是要大力推動制造方式電氣化、綠色化升級,正如總理這次在報告里講的,要“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建設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

二是很多企業制造方式智能化程度不高的問題。電氣化是智能化的前提,但電氣化不等于智能化,還需要企業從整個管理、生產過程中貫穿節能減排的理念,用精準的智能化管理系統、高效的自動化設備來保障能耗強度的持續下降。坦率地說,制造業的減碳是要從各個環節、一點一點“摳”出來的,沒有系統的話靠人工很難做到,即便能做到成本也太高。

三是很多企業供應鏈把控的問題。大家知道很多傳統制造企業利潤率很“薄”,常年掙扎在盈虧線上。但是另一方面,制造業的供應鏈往往又很長,一件最終產品可能涉及很多中小微企業供應商。這就是一對矛盾,因為你利潤薄,你就會在采購中盡量壓價,因為價格低,供應商就沒有利潤空間去實施自己的綠色升級。這就導致即便主要企業“點”狀地在搞綠色轉型,但整個產業鏈這條“線”并不是綠色的,這顯然不符合國家的要求。

其實第三點跟前兩點也是關聯的,大型企業只有自己轉型升級,獲得更高的產品附加值、品牌溢價,才能推動綠色供應鏈的貫徹落實,真正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

南方周末:在“雙碳”目標下,德力西集團是否有具體的行動安排?

胡成中:雙碳工作是一場系統性變革,不是一個兩個行業能獨力扛起來的。新能源相關行業當然是“先鋒”,其他很多行業的配套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

對我們電氣行業來說,推動社會的新一輪電氣化就是我們助力雙碳目標的主要抓手。前面也提到,電氣化率每提升1個百分點,就可以減少碳排放約3億噸,帶動能源消費強度降低4%左右。到去年為止,我國的終端能源消費中,電能的占比還不到30%,而煤炭則占了一半以上,減碳減排的壓力是巨大的。對應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2030年我國電能消費占比要達到37%,2060年要達到70%。

所以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不斷創新綠色化、小型化、智能化的優質電氣產品,為中國提升電氣化水平,特別是配電端和用電端,提供安全保障和有力支撐。

當然,我們也在推進各項節能技改,減少生產過程中的能源消耗;我們主要的生產基地都建設了屋頂光伏電站,能夠為我們提供大概四分之一的綠色電力。

南方周末:據了解,德力西還為“神舟”飛天等重大工程做了幕后貢獻,能具體講講背后的故事嗎?

胡成中:與航天事業的合作,最早是在2002年,當時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低壓電器供應招投標,我們以最高分中標。

后來我們才知道,中標前基地已經通過各種渠道調查了國內幾十家企業的資料和生產情況,對德力西也考察了幾個月之久。中標后,發射中心的領導和專家又來到公司實地考察,有幾次還是“突然襲擊”,每次來的時候不下幾十人,自稱是“東風城公司”。因為德力西每年接待的各類黨政、企業考察有上千批次,我們還以為是一家普通的企業來參觀。

第一次合作,我們為發射“神五”提供的低壓開關柜、電流表、熔斷器等,主要是用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指揮系統,對產品質量的要求,并不是民用產品的 99%、99.8%的可靠性,而是要確保萬無一失。

我們把集團最優秀的電器專家集中起來,組成攻關班子。要求生產企業從零部件采購入手,嚴格控制質量;每臺產品的裝配、電校都由專人負責;所有產品實行三次全檢,每一項工作都有十分詳細的記錄。貼在產品底部的責任跟蹤卡上,原來寫的是生產工人的代號,這次都要直接打上工人的名字。因此,當時送到酒泉的每臺產品上,都有德力西工人的名字。

因為第一次的合作成功,我們獲得了酒泉基地的高度信任,包括為基地建設低壓電器產品檢測實驗室,提供低壓電器產品,雙方合作持續了十多年。

對我們來說,乃至對整個“溫州制造”來說,酒泉基地的合作就是對我們最好的“認證”。過去人們一度把溫州和“假冒偽劣”聯系在一次,航天標準的嚴苛考驗,為我們正了名、提了氣。反過來說,在為航天服務的過程中,我們也積累了一百多項重要專利,這些專利后來又逐步應用于民用產品,讓我們產品的技術含量和質量又上了新臺階。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