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卡州凱瑞:看望老同學,看到美國小鎮的B面
政府推動型產業園區模式的鼻祖并不在中國,也不是硅谷,而是在北卡羅來納州一個叫研究三角園的地方。
我們的福特F150此時正奔馳在園區的范圍之內!
我瞬間有點懵,完全無法把一個備受推崇、高度發達的高科技產業園區和這個一眼望不到邊的綠色之海聯系在一起。
責任編輯:楊嘉敏
美國的小鎮跟我們國內的小鎮差別極大,主要是前者的人口規模要小好幾個級別。規模小的美國小鎮也就一兩千人,甚至只有幾百人;超過兩三萬人的已經算很大了;5萬人以上的鎮,那都是在大城市周邊的發達大鎮了。
北卡羅來納州的小鎮凱瑞(Cary)土地面積155平方公里,和廣東的很多鎮差不多大,但2020年人口卻只有17萬人。盡管如此,凱瑞在北卡州是妥妥的第一大鎮,其人口規模在全美建制鎮當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拐了好大一個彎
國內知道凱瑞的人非常少。前往美國之前,我和凱瑞鎮的唯一聯系是我的一位同學。
呂同學是我初中同級不同班、高中同班以及碩士研究生同校不同系的同學。1990年代初我們從南開大學分別后就再也沒有見過面,很多年以后才知道他在地球背面的凱瑞安了家。
我上次去美國的直接目的并不是為了看呂同學,而是為了跑芝加哥馬拉松。芝馬是世界六大滿貫馬拉松賽事,中簽率非常低,報名的時候,我也只是抱著姑且一試的態度,沒想到我能夠如此幸運地中簽。
芝馬大概是最適合中國大陸人的國外賽事,因為它通常都是安排在十月初,剛好接上我們的國慶長假。我可以在比賽之前在美國好好玩玩,倒時差的時間也非常充裕。
難得去美國一趟,正好去看看這位二十多年沒見、感情甚篤的老同學。于是,在飛紐約的國際航班落地之后,我沒有直接去芝加哥,而是拐了個彎,登上了飛往北卡州首府羅利的航班。
研究了一下地圖我才發現,芝加哥處于美國的“鐵銹地帶”,也就是北部寒冷的老工業區,而凱瑞屬于南部“陽光地帶”的新興工業區。這兩個城市空間距離在1300公里以上,城市風貌、產業發展模式以及生活方式都差異很大。
芝加哥的緯度相當于我國的沈陽,冬天比較冷,寒風凜冽,素有“風城”之稱。美國建國之后最早的工業基地集中在國家北部,從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成千上萬的美國人伴隨著產業遷移,從北部城市向南遷移。
我國現在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衰落,高素質的產業人口伴隨產業向南方溫暖的區域流動,這和當年的美國極為相像。
凱瑞的緯度大致相當于江蘇北部和山東南部,四季分明。雖然不是直接臨海,但受益于大西洋暖濕氣流,這里全年溫暖濕潤,極端天氣較少,降雨充沛,體感上比其它同緯度城市更舒適。由于自然環境保護得好、森林覆蓋率高,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一直都是北卡州的生活標簽。
快要到達羅利的時候,我從飛機上往下看,整個視野都是郁郁蔥蔥的森林植被和各式各樣的湖泊水體。一瞬間,我會有種錯覺,我不是來跑城市馬拉松,而是來旅游觀光的。
Lake Johnson公園的暮色
偶遇產業園區鼻祖
呂同學親自去羅利機場接我,開的是高大威猛的福特F-150。
沒想到,從機場到他家才10英里多一點的路,開車回家不超過20分鐘。原來,凱瑞和羅利就是緊緊挨著的兩個城市,同屬于威克縣(WakeCounty)。
出了機場上高速,這一路上我就沒看到一棟超過5層的樓。幾乎所有的建筑高度都不超過周邊樹木的樹冠,大部分建筑只能透過樹木間隙才得以管窺;建筑與建筑之間也頗為疏離,相距甚遠??傊?,除了湛藍的天空,滿眼都是樹木森林和綠地。
難怪體型巨大、排量龐大的F150皮卡常年位于北美地區最暢銷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