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斗嘴”,斗智斗勇也丨養兒育女
成人與少兒之間“斗嘴”,往往也是展示孩子應變能力、表達能力的最佳時機,甚至可視為訓練口才的一種實戰演習。
責任編輯:溫翠玲
微博好友呈,寫得一手好文章,更喜歡看她吐槽兒子的幽默文字:我們家把用iPad的時間稱為“休息”。剛才喊娃幫忙盛飯,沒回應。我說,哦,他正忙著“休息”。他飯前用一下iPad,飯后又用一下。他爹問:你兩個“休息”之間不休息一下嗎?
在看手機、看平板、看電視等問題上,幾乎每個家庭都有著不同的“看法”,也都爆發過形形色色“嘴上的斗爭”。一位同事說,兒子要看動畫片,不給他看,他就不吃飯。電視打開,他的嘴才同步張開。有的孩子,根本不談條件不講理由,采取滿地打滾的原始、粗暴方式……當然,也不乏調教有方的,一次看片15分鐘,倒計時鈴聲響,主動關機。
成人與少兒之間“斗嘴”,表面上看,是對收視行為的一種制約與反制約。其實,往往也是展示孩子應變能力、表達能力的最佳時機,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