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場再爆弄虛作假案:碳排放數據如何動手腳?

碳咨詢機構稍微改動一個數據,企業可能多出幾十萬噸甚至上百萬噸配額,獲利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元,這也是碳咨詢機構敢在與企業簽訂的合同中承諾“在分配方案和核算方法不變的情況下,為電廠碳排放配額扭虧為盈,實現配額富?!钡脑?。

“(做核查業務)我們其實是虧本的?!焙瞬橐竺恳粋€細節都要做到位,責任大、代價大?!鞍茨壳暗倪壿?,公司沒有辦法再繼續開展碳核查業務?,F在碳核查業務都是一些小公司在干,因為成本低?!?br />
MRV(測量、報告、核查)機制是碳排放交易體系的基石,從源頭阻斷控排企業和第三方核查公司的數據造假行為,亟需改革MRV機制。

責任編輯:汪韜 曹海東

剛剛結束的2022年全國兩會上,多位代表、委員提出關于完善MRV機制的議案、提案和建議,全國碳市場的基石有望進一步夯實。 (視覺中國/圖)

繼全國首例碳市場數據造假案披露后,全國碳市場再爆弄虛作假案。

2022年3月14日,生態環境部通報四家機構存在篡改偽造檢測報告,制作虛假煤樣,報告結論失真失實等突出問題。涉及中碳能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稱中碳能投)、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創碳投)、青島希諾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稱青島希諾)、遼寧省東煤測試分析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遼寧東煤)。

通報發現的案件源自2021年10-12月生態環境部開展的碳排放報告質量專項監督幫扶。檢查內容包括控排企業和重點技術服務機構(碳咨詢、碳核查公司)的煤樣采制、煤質化驗、數據核驗、報告編制等環節。

南方周末記者聯系了上述涉事公司,其中青島希諾法定代表人崔立軍以“目前不方便打電話,稍后聯系”為由拒絕,遼寧東煤一工作人員表示“無法回復”,中碳能投則未予回復。

中創碳投則于2022年1月對外宣布停止開展碳排放核查業務。中創碳投總經理唐人虎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每個核查項目只有一萬多塊錢,公司并不賺錢,還要承擔高要求和高風險,核查業務“做不動了”。 

通報并未披露處罰結果。依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目前最多只能處以控排企業三萬元罰款,且缺少對第三方核查機構的罰則,與動輒上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的造假收益相比,無法對企業形成震懾。

不過,全國碳市場頂層設計《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即將出臺,該條例已公開征求意見,擬規定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機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機構、核查技術服務機構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條例規定從事碳排放權交易的,最高罰款一千萬元。

“準確可靠的數據是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有效規范運行的生命線?!蓖▓笾赋?,將對存在上述問題的技術服務機構及有關企業進一步調查,堅決查處數據虛報、瞞報、弄虛作假等違法違規行為。

偽造篡改、“掛名”與“走過場”

通報的四家企業出現的問題可分為三類。第一類屬最惡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