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糞土之墻”新解
(本文首發于2022年3月17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小磊
《天工開物》泥造磚坯圖。
《論語·公冶長》載: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于予與何誅?”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于予與改是?!?/p>
宰予同學白天睡覺,夫子于是發感慨:腐爛了的木頭雕刻不得,糞土似的墻壁粉刷不得;對于宰予么,不值得責備呀。又說:最初,我對人家,聽到他的話,便相信他的行為;今天,我對人家,聽到他的話,卻要考察他的行為。從宰予的事件以后,我改變了態度。
這是勸學的著名橋段。以上子曰的內容,照錄了楊伯峻先生的譯文,以示權威。宰予字子我,名列孔門四科“言語”門下,自是夫子高足,不虞有此差評。
在《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宰予的判詞是“利口辯辭”,也就是話說得好,反應還快,所謂雄辯是也。一眾弟子中能入“言語”門,這本是自然。不過,話說得好云云,往往會有場景語氣影響下褒貶之歧義。于是,能說會道的人,不免會在道德的某些層面遭際負面。所以,夫子“又說”的那段話,即便不出自他老人家金口,也不妨有廣泛的認同度。
值得注意的是,與“朽木”相對的“糞土”,總不免令人費解。夫子自是以譬喻極言之,但與腐爛木頭呼應的糞土墻壁,令人不詳所從來。前賢有云:此二者以喻雖施功猶不成。這說的是喻義。又云:糞土之墻,易為垝(殘缺,毀壞)壞,不可杇鏝涂塓(涂刷,涂抹)以成華美。依然是就喻義而言。
有趣的是,闡釋經書的諸前賢,解釋了后人看來意義明了的“朽,腐也”,然于“糞土”之“糞”,則大多略而不論。
《說文》云:“糞,棄除也?!薄稄V雅》也釋為“除也”。王念孫疏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奎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