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文化”、低欲望社會、不寬容的時代:日本國民自信度持續下降

就在年輕群體傾向于“躺平”之際,掌握社會權力和財富的“團塊世代”已陸續退休,日本已成為全球老齡化、少子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很喪”“躺平了”“不想再努力了”,這類頹廢的詞匯時常出現在日本的社交媒體上。頹廢文化所衍生出的文字、視頻和表情包,更是在青少年群體中廣泛流行。

(本文首發于2022年3月17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于冬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22年3月11日,日本東京日比谷公園,演員表演日本傳統舞蹈悼念“3·11”大地震及海嘯遇難者。 (新華社/圖)

2022年3月,日本經濟新聞社公布了一項民意調查結果,相較于2018年的37%,認為日本經濟和技術“強大”的受訪者下降了17%。

跟國民自信度下降如影隨形的現象是“喪文化”的流行。

青少年普遍缺乏自信?

缺乏自信一直困擾著日本青少年群體。早在2014年8月,日本政府發布《兒童青少年白皮書》就顯示,13至29歲的日本青少年受訪者“對自己感到滿意者”僅占45.8%,“對未來抱有美好希望者”只有61.6%。

在日本、韓國、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和瑞典等7個國家中,日本年輕人對自己的自信度排名倒數第一。

日本青少年研究所稍早前發布的調查報告也顯示,日本高中生跟中美韓三國相比也明顯缺乏自信,日本的高中生只有3.9%對自己感到滿意,遠低于美國的41.6%、中國的21.9%和韓國的14.9%。

對于自己的外貌,日本青少年也普遍缺乏自信。德國民意研究機構Gfk公布的一項“全球外貌滿意度”調查顯示,全球超過半數的人對自己的外貌感到滿意,但日本只有26%。

“或許,日本有謙虛的國民性格,但高中生對自身普遍沒有自信,反映了日本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沒有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比毡厩嗌倌暄芯克鶎⑶嗌倌耆后w的不自信歸咎于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

日本社會學家大前研一認為,這種現象只是“低欲望社會”的一部分。他認為,年輕人普遍缺乏奮斗精神,與“在職貧窮”、勞資關系失諧、中產階級萎縮、社會階層固化以及人口負增長和老齡化密切相關。

“如果長期持續未能被及時調整緩解的話,將會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贝笄把幸缓粲?。

不自信的日本青少年缺乏自信的表現之一是“宅”。日本內閣府調查顯示,至少有69.6萬名青少年平時“宅”在家里,沉溺于動漫和互聯網,很少外出。同時,日本高中生出國留學的比例也遠低于其他經合組織國家,“對一個人生活缺乏自信”。

日本的青少年也普遍政治冷漠,其投票率遠低于社會平均水平。2017年的眾議院選舉中,20歲至29歲年輕群體的投票率僅為33.85%,而當時整個日本的投票率為53.68%。

適逢日本政府推行的“寬松教育”改革,出生于上世紀80年代后的日本年輕人又被稱為“寬松世代”。與二戰后的40年間成長起來的“團塊世代”相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陳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