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1分錢、瓶子17分合理嗎?包裝、儀式感與“美好生活”
儀式感是人們表達內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能幫我們提升生活品質、改善心情。法國童話《小王子》里說,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本文首發于2022年3月17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斌
整齊擺放在貨架上的飲用水。包裝比產品本身貴,其實是一個正常的商品現象。很多人對消費有一種認識上的誤區,認為只有消耗掉實物的才能叫做消費。
每到節日,商場里各種精美的禮品就會擺放在顯眼位置,從煙酒、茶葉、月餅,包裝一個比一個漂亮。很多商品的包裝很豪華,100元售價的物品,可能在包裝上會花50元。
包裝比產品本身貴,其實是一個正常的商品現象。以一瓶550ml在社區零售店售價為1.5元的瓶裝水為例。很可能水成本為1分錢;瓶子+蓋+噴碼+膠帶約為0.17元;營運和廣告費約為0.22元;經銷商平均以0.6元每瓶的出廠價拿貨,再以平均1元每瓶的價格批發給社區零售店,零售店再以1.5元每瓶的價格出售。這當中,成本最低的是消費者喝進去的水,包裝是水成本的17倍,至于廣告費就更貴了。
如果從包裝的成本結構來分析:食品的包裝,最基本的功能是密封,防止污染,保質,便于運輸、便于擺放、便于使用等,但擴展的功能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XM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