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為何要成立科技創新和社會責任兩個新局

國有企業定位為市場競爭主體需要盈利,更要考慮到承擔創新發展和社會責任兩項責任。

3月16日晚,國務院國資委網站公布成立科技創新局、社會責任局,并于近日召開成立大會。新成立的兩局將組織指導中央企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加快打造世界一流企業。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兩個新局其實是由國資委現有的科技創新和社會責任局分拆獨立而成,“更加強化了中央企業落實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清華大學中國現代國有企業研究院研究總監周麗莎認為,特別是國有企業定位為市場競爭主體需要盈利,更要考慮到承擔創新發展和社會責任兩項責任。

如何讓兩個新政府部門更好地發揮積極作用?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指出,要發揮國資委管資本的作用,用資本的引領來帶動央企的創新發展。

創新驅動深化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推進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優化升級,突破供給約束堵點,依靠創新提高發展質量。

2012年底召開的“十八大”,就明確提出:“科技創新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睆娬{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文件,指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這份《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共分9個部分30條,包括總體思路和主要目標,營造激勵創新的公平競爭環境,建立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強化金融創新的功能,完善成果轉化激勵政策,構建更加高效的科研體系,創新培養、用好和吸引人才機制,推動形成深度融合的開放創新局面,加強創新政策統籌協調。

如今國務院國資委成立科技創新局和社會責任局,是在延續一直以來的工作。

國務院國資委方面表示,成立兩局是進一步完善國資監管體制機制,更好發揮監管效能,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舉措,有利于更好推動中央企業強化科技創新,履行社會責任,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科技創新局局長是原國資委科技創新和社會責任局局長茍坪,而新任社會責任局局長的是國資委干部教育培訓中心主任李軍。在3月16日的成立大會上,國資委領導要求兩局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準職責定位,聚焦主責主業,抓緊抓實國資央企科技創新和社會責任重點工作任務。

據了解,科技創新局要突出抓好重大科技專項任務落地,著力推動國有企業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突出抓好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推動中央企業建設創新型領軍企業;突出抓好科技生態優化,更好激發中央企業創新創造潛能;突出抓好中央企業兩化融合和數字化轉型,大力推進中央企業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

而社會責任局要突出抓好中央企業碳達峰碳中和有關工作,“一企一策”有力有序推進“雙碳”工作;抓好安全環保工作,推動企業全過程、全鏈條完善風險防控體系;抓好中央企業鄉村振興和援疆援藏援青工作;抓好中央企業質量管理和品牌建設,打造一批國際知名高端品牌;抓好中央企業社會責任體系構建工作,指導推動企業積極踐行ESG理念,主動適應、引領國際規則標準制定,更好推動可持續發展。

可以說,兩局的工作職責都比以往有了更重要的突破。周麗莎向記者解釋,原來國資委就已經有科技創新和社會責任局,科技創新和社會責任工作統一在一個局,現在將兩項工作分別獨立并成立獨立的局,更加強化了中央企業落實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特別是國有企業不僅定位為市場競爭主體需要盈利,更要考慮到承擔創新發展和社會責任的責任。

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在大會上強調,新成立兩個局以后,國資委出資人職責和監管體系進一步完善,要切實加大模范機關建設力度,加快高素質干部隊伍建設,扎實推動國資央企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必要性何在?

國資委拆分成立科技創新局和社會責任局的原因和必要性是什么?

對此,周麗莎解釋道,成立科技創新局的原因在于,中央企業大多集中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進程中肩負著重大歷史使命。提高國有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既是我國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需要,也是國有企業自身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需要。

而成立社會責任局的原因在于,中央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 是國有經濟發揮主導作用的骨干力量。對于中央企業而言,履行社會責任更是與生俱來的使命。中央企業在國家戰略、國防安全、國計民生等領域,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企業社會責任是一項涉及全員、全面、全過程的系統管理工作,通過設立專門的社會責任局,著力強化履行社會責任的重點領域,確保完成與社會責任相關的重點任務,不斷提高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能力和水平。

李錦認為,成立社會責任局,更多體現了央企的社會主義本質特征。尤其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該局在整個管資本鏈條的末端發揮重要的作用。在李錦看來,兩個局在國資委管資本鏈條上構建完善,還有改革的意思。

“這兩個局的成立是國資委向管資本邁出了一大步?!崩铄\也認為,科技創新局的成立,明顯與近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的《關于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指導意見》有直接關系,這個意見對外傳遞了強大的信號,世界一流企業是中國現代化強國建設的起點,創新引領是高質量發展的發動機。我國企業與世界一流企業相比“大而不強”,產品競爭力、品牌影響力、創新引領力和治理先進力等方面還存在很明顯的差距,尤其是創新力作為企業發展第一生產力更需要強化起主體地位,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推動企業在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方面領先一步?!翱萍紕撔戮志褪窍Ml揮科技創新在央企里的引領作用?!崩铄\表示。

事實上,近年來,央企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2021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立項的860多個項目中,企業牽頭或參與的有680余項,約占79%。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1月19日也曾介紹道,2021年中央企業的研發經費投入是9045.9億元,同比增長16.1%。新能源汽車、北斗、電子商務、區塊鏈等一批數字協同創新平臺落實落地,新能源、5G應用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的力度加大。

不過李錦指出,科技創新局不能是傳統意義上的技術局,不能像以往關注生產領域的技術、生產、質量、銷售等,而應該順應新時代,定位于大科技,對央企起到引領、支持、防風險等作用,“要成為管資本的領頭地區”。

陜西光電子集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張思申認為,央企(國企)掌握很多社會資源,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把央企的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提到了更突出的位置,把科技創新服務于實體經濟,服務于社會發展進步,央企要承擔更多社會責任擺到了突出位置。

“另一個角度,看是否有體制機制創新,創新不是計劃出來的?!睆埶忌瓯硎?。

張思申猜測科技創新局有可能會對央企創新投入產出設定指標。但周麗莎認為,國有企業的創新并不僅僅局限于創新投入指標,創新發展更多是綜合性、全面性的工作體系,加大重要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領域布局,全面提升產業基礎水平,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開發戰略性前瞻性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增強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補齊短板,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在關系國家安全的重要產業領域聚焦發力。

周麗莎還表示,在創新發展上,國有企業與其他類型的企業也是融合共進的關系,打造現代產業鏈“鏈長”,促進大中小企業、不同所有制企業融通創新、協同發展,引領產業生態系統和產業集群建設。

網絡編輯:柔翡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