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兩千卻吃了個寂寞的“中餐日作”,為什么被全網瘋狂吐槽?
只要往XX點評上一搜,就會發現這兩年高端餐廳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這背后有著疫情因素的影響。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中餐日作”怎么突然走紅了。
責任編輯:劉韻珊
(視覺中國 / 圖)
最近,“中餐日作”的話題上了熱搜。
原來是上海新開了一家中餐廳,模仿日本的“Omakase”(無菜單,廚師根據當日食材,即興發揮給你做菜,只是日料換成了中餐),人均兩千多元,還收10%服務費。
結果消費者發的點評里,“松花蛋”“麻婆豆腐”“干炒牛河”等家常菜也在菜單上,并且每樣菜基本就只給一口……這迅速引發網友關注,不少人嘲諷:所謂的“中餐日作”,“跟食堂打菜好像沒區別”“喂狗式上菜”“PUA顧客”……
盡管如此,這家餐廳的預約現已排到6月份,可見其火爆程度?!爸胁腿兆鳌本烤故强苦孱^和包裝吸引流量然后“收智商稅”,還是值得“千金赴約”的“高端料理”?
中餐的一種創新?
Omakase這個詞起源于日本,在日語中是“拜托”的意思。Omakase料理,食客“拜托”給廚師,食客與廚師建立起一種超越食物的信任關系,食客把自己對美食的期待托付給廚師。
優秀的廚師,自然會珍重這份期待,廚師會根據當令食材,決定當日的菜品和價格。所以Omakase料理沒有菜單,主廚用最新鮮的時令食材,為食客呈現一次充滿驚喜的美食之旅。
Omakase料理也會有其他的用餐規矩。比如預約制、高度的私密性、嚴格限制用餐人數,一般就幾個人;廚師準時上菜,食客不能遲到,遲到的話,之前的菜品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陳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