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隱隱于二沙島:打卡全國首家面向公眾開放的美術圖書館

最近,廣東美術館官微發布消息稱,經過近半年的升級改造,廣東美術館美術文獻研究中心圖書館正式恢復對外免費開放。至此,很多市民才知道,這家圖書館原來是國內首家面向公眾開放的美術專業圖書館。

廣東美術館美術文獻研究中心圖書館。

南都記者在廣東美術館二樓的展廳后面找到了這家寶藏圖書館。圖書館門外醒目的位置矗立著一塊黑板,上面的“溫馨提醒”寫著關于疫情防控期間讀者進入圖書館的注意事項,旁邊玻璃櫥窗則陳列著最新入藏的藝術期刊和圖書。一進門,抬頭便可見到咨詢服務區,兩名工作人員在電腦旁忙碌著。

玻璃櫥窗則陳列著最新入藏的藝術期刊和圖書。

美術文獻研究中心圖書館咨詢臺。

環顧四周,圖書館幾乎所有的墻都安裝了到頂的原木書柜,一排或數排書柜間或釘著一塊塊醒目的標識牌,黑底白字,分別寫著“廣東美術館文庫”“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文庫”“館際交流文庫”“雅昌藝術文庫”“中國嘉德文庫”“藝術文化報刊”等字樣。在公共閱覽區,供讀者使用的桌椅擺放整齊,桌子上的小綠植平添了幾分春意。

標有“館際交流文庫”字樣的立式原木書柜。

閱讀區擺放的小綠植盎然生長。

首家面向公眾開放的美術專業圖書館

廣東美術館美術文獻研究中心主任胡宇清介紹,美術文獻研究中心圖書館的改造是在王紹強館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圖書館分上下兩層,面積1000多平方米,二樓直接與展廳連接,便于觀眾出入。二樓空間升級后擴大至約800平方米,設有咨詢服務區、館藏文獻庫、公共閱覽區、活動休閑及學術研討、講座會議等配套功能區。三樓空間為特藏室,設有“黃志堅中國近現代美術文庫”“鶴田武良中國近現代美術文庫”“沙飛暨中國攝影史研究文庫”“楊銓文庫”?!白鳛橹袊钤缑嫦蚬婇_放的美術專業圖書館,廣東美術館美術文獻研究中心圖書館著重于美術館服務公眾的性質,由提供簡單的閱覽服務,逐步升級到向普通觀眾、學者專家、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國際藝術機構等提供開放、全面、專業、優質的信息服務,同時也為廣東美術館的研究、展覽、典藏提供信息資源。在過去10年里,圖書館每年年均接待專業讀者近4萬人。為滿足逐年增加的讀者群體,公共閱覽圖書的數量新增至2.4萬余冊,占總館藏圖書文獻數量近半的比例?!?/p>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文庫”。

從“資料室”到“美術文獻研究中心”

據悉,廣東美術館美術文獻研究中心前身為廣東美術館資料室、人文圖書館,建立于1997年,經過20多年的發展,于2021年正式更名為“廣東美術館美術文獻研究中心”,圍繞著近現代美術文獻的收藏定位,目前已收藏有圖書文獻近5萬冊,并形成以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捐贈的嶺南美術文獻、黃志堅文庫、沙飛文庫、鶴田武良文庫、楊銓文庫和館際交流圖書為特色收藏的收藏系統,為國內外專家學者和藝術機構提供一手研究材料。

從“廣東美術館資料室”到“廣東美術館美術文獻研究中心”,更名的背后是基于何種考慮呢?廣東美術館館長王紹強向南都記者透露,首先是基于對當下藝術發展規律的研究,其次也是出于對嶺南文脈溯源的考量。這次更名,實際上是主體功能和職能的一次升級?!拔覀兿M蛟煲粋€在文獻方面集研究、收藏、保護、傳播、公眾服務一體的文獻研究中心。力求為廣東近現代和當代美術研究打造專有的研究和檔案收藏保護中心,同時為美術史研究者、藝術愛好者以及廣大市民提供更完善的公共服務。我們也希望這次改造能夠為廣東美術館新館的學術定位開拓更多以美術史文獻為主的研究方向?!?/p>

年內推出胡根天文獻研究展

更名的廣東美術館美術文獻研究中心不負眾望,2021年,廣東美術館美術文獻研究中心重新整理“黃志堅中國近現代美術文庫”,通過梳理黃志堅的文章手稿和相關美術史料,策劃了“筆墨常隨日月新——黃志堅捐贈美術文獻展。王紹強館長介紹,該展覽旨在呈現黃志堅對嶺南畫派的研究貢獻以及他在花鳥畫創作上的造詣。展品包括繪畫作品、手稿、畫稿、書信、民國出版物、藏書等,共計300余件,其中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獻是第一次跟觀眾見面,同時也是這批文獻入藏以來第一次全面的集中展示。他強調,未來,廣東美術館美術文獻研究中心將持續著力挖掘和展示美術文獻中蘊含的文化內涵、文化精神,策劃推出更多精品展覽,“我們計劃今年舉辦胡根天文獻研究展,展現這位華南地區美術教育先驅者的教育和藝術成就,讓更多珍貴的美術文獻活起來,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精神文化生活需求?!?/p>

特藏室

黃志堅中國近現代美術文庫

黃志堅(1919-1994),筆名千問,廣東南海人,擅長中國畫、美術理論。1940年畢業于香港美術學院和嶺南大學文學院。曾加入“民間畫會”,倡導現代人物畫,新中國成立后從事美術史研究和花鳥畫創作。歷任廣州畫院副院長、美術顧問。黃志堅先生生平喜愛藏書且數量甚豐,他長年精心地搜集、整理廣東近現代美術文獻資料,堪稱專家。1997年11月由黃志堅先生的夫人李桂芬女士及其子女將這筆珍貴的財富捐贈給廣東美術館,這批最早的私人藏書捐贈構成了廣東美術館人文圖書館重要的文獻序列?,F黃志堅文庫藏書約2678冊。

黃志堅中國近現代美術文庫。

沙飛暨中國攝影史研究文庫

沙飛(1912-1950),原名司徒傳,生于廣州,祖籍廣東開平。沙飛因1936年拍攝一組魯迅參觀全國木刻展覽會并與木刻家座談的新聞照片而出名,是共產黨軍隊最早專業新聞攝影記者之一,也是解放區新聞攝影事業的主要開拓者。創辦《晉察冀畫報》,并以畫報為中心,培訓、組織抗日攝影戰士隊伍。沙飛留給我們的攝影作品,都是既有歷史意義,又有藝術欣賞價值的珍貴的歷史文獻。沙飛女兒王雁女士歷時數十年時間到各個拍攝點追尋、還原當時的情形,收集一切關于沙飛以及那段中國攝影史的相關書籍資料,并于2005年捐贈給廣東美術館?,F沙飛文庫藏書約601冊。

鶴田武良中國近現代美術文庫

鶴田武良(1937-2009),日本著名學者。鶴田先生自1960年代開始致力于中國近現代美術史的研究,歷任大阪市立美術館策展人、東京國立文化財研究所美術部長、中國近現代美術研究資料中心主持。從20世紀六十年代開始,鶴田武良先生陸續在日本、中國、歐美等地展開積極的研究調查和資料搜集工作,積三十余年的苦心與學力,獨立完成了這批在藏量和特色方面都備受矚目的個人收藏,并于2007年全部捐贈給廣東美術館?,F鶴田武良文庫藏書約5996冊。

特藏室一隅。

楊銓文庫

楊銓(1898-1967),祖籍廣東鶴山,世居香港,畢生致力于文物鑒藏,“楊慎德堂”主人,新中國成立后把珍藏6200件文物全部無償捐贈給國家,居功至偉,獲國家文化部、廣州市人民政府頒發獎狀。朱光市長題詞贊揚他“珍藏文物,獻諸祖國,化私為公,宣揚盛德”。廣東美術館這批楊銓先生藏書的獲得,是在廣東美術館開館之初,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將其機構所有藏書整體移交至廣東美術館,楊銓藏書也在其中。在人文圖書館正式對外開放之際,我們從美協藏書中重新整理出來,并設立專門文庫,以便恢復楊銓先生的藏書面貌?,F楊銓文庫藏書約1188冊。

網絡編輯:陳曉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