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萊默中國及北亞區總裁呂淑萍:水處理要智慧化,但仍有短板

“十四五”規劃對環?;A的總投資沒有減少,但在對新建水廠的投資已經減少了60%左右,減少的那部分轉為用于提高運營效率,實現綠色低碳。

雖然大家都在談智慧化,但是智慧化的基礎是信息化。如果缺乏基礎運營數據,再高效的智慧平臺也不能智能決策。

如果在一個區域內,所有污水處理廠的數據都上傳到網絡中,那環保部門非常容易監管。但是如果廠和廠之間、區域和區域之間,沒有聯網,沒有超標警報等提示,監管部門不能看到實時信息,污水處理廠有一部分數據成了灰色地帶,反而會加大監管難度,還不如“智慧化”之前的人工監管。

責任編輯:汪韜

經歷了環?;A設施的大力建設后,環保市場正漸漸由高速增長轉向存量時代。如何應對存量時代?“智慧化”成為最近環保業內愈發流行的關鍵詞。

智慧化也是水處理技術公司賽萊默應對存量時代的新打法。這家來自美國的外企前身是美國ITT公司,歷史超過百年,在150多個國家或地區開展業務,中國是其第二大市場。主要業務包括水泵等水處理設施、水處理系統。

在賽萊默中國及北亞區總裁呂淑萍看來,智慧化的基礎是信息化,現階段中國環保設施在基礎數據搜集、聯網方面仍有短板,數據匱乏導致智慧化解決系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智慧化更是雙碳目標下環保企業轉型的必經之路。呂淑萍說,根據公司的調研數據,與水相關的應用和設施的能耗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近10%,在一個水廠,設備能耗又約占總能耗一半,智慧化管理系統能使設備高效運行,保持最低能耗狀態。

水處理如何智慧化,呂淑萍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的采訪。

賽萊默中國及北亞區總裁呂淑萍。 (受訪者供圖/圖)

投資重點已從建新廠轉向重運營

南方周末:隨著基礎設施短板不斷補齊,污水處理廠市場的增量空間越來越小,環保企業如何開辟新的市場空間?

呂淑萍:一、二線城市的市場確實快達到飽和了,但三、四線城市乃至鄉鎮、農村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例如,目前農村污水還沒有完全收集,更不用說全面處理了。農村和城市的市場很不同,兩者的需求不一樣,運營費用的可承擔能力也不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