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溫和”的奧密克戎

來自英國的一項大型研究顯示,奧密克戎感染后導致的住院風險和死亡風險,分別只有德爾塔感染時的0.41和0.31,相當于將住院風險降低59%,死亡風險降低69%。

(本文首發于2022年3月24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朱力遠

印度金奈,醫務人員在新冠病房內工作。截至當地時間2021年12月30日晚間,印度奧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超1160例。其中來自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位奧密克戎毒株感染者死亡,這是印度出現的首例因感染奧密克戎毒株而死亡的病例。 (視覺中國/圖)

進入2022年之后,奧密克戎憑借其更強的傳染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已經在全世界取代德爾塔成為最流行的毒株。根據全球最大的新冠病毒流行數據分享平臺GISAID的數據,2月中旬至3月中旬的43萬多個新冠基因序列中,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序列接近43萬個,占比高達99.9%,德爾塔只有400個,占比不足0.1%。早在奧密克戎剛發現的時候,南非的流行病學家在臨床數據中就初步觀察到新變異株在感染人后,造成的癥狀相比德爾塔流行時似乎更輕。但究竟是否輕了?輕了多少?是因為病毒本身毒性明顯降低,還是因為打疫苗的人多了之后產生的群體層面的保護效果?

這些問題一直缺乏較大型的流行病科學數據來分析回答。然而,回答這些問題,有助于更好地評估奧密克戎變異株給新冠全球大流行所帶來的影響,并為防疫政策的調整提供一定依據。2022年3月16日,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英國衛生安全局等機構的科學家利用當地的流行病學數據,對奧密克戎感染后癥狀輕重等問題進行了回答,相關研究已在線發表在《柳葉刀》(The Lancet)。通過對數以百萬計感染案例的臨床情況對比研究,他們證實,相比德爾塔對人造成的影響,感染奧密克戎之后癥狀顯著變輕了。

死亡風險降低69%

從最受人關注的致死和住院數據來看,奧密克戎感染后導致的住院和死亡風險,分別只有德爾塔感染時的0.41和0.31,這相當于將住院的風險降低了59%,將致死的風險降低了69%,在當地感染后按需去醫院的情況下,連去醫院的風險也降低了44%。從這些間接反映新冠癥狀的指標來看,雖然風險普遍有所降低,但不同年齡段風險降幅有所不同,總體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XM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