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逃離工廠送外賣,2200萬制造業人才缺口何解?

責任編輯:戴春晨

日前,就業成為全國性話題,外賣行業吸納年輕人就業引發熱議。

上世紀70、80年代,“咱們工人有力量”的歌聲紅遍大街小巷,人們以進工廠成為工人為榮,認為這是一份驕傲而體面的工作。

而如今,年輕人的思想觀念變了,工廠不再是就業的“香餑餑”,制造業工廠似乎成為了就業市場被遺忘的角落。與之對應的是,早在2019年,快遞員從業人數就已突破1000萬人,餐飲外賣員總數突破700萬。某平臺曾公開表示,疫情期間兩個月新增騎手58萬人,其中40%來自制造業工人。

前不久,人大代表、小康集團董事長張興海關于“鼓勵年輕人少送外賣、多進工廠”的建議,引發網友熱議。

我國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目錄中所有工業門類的國家,我國的制造業已成為全球制造的重要一環。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行業,對促進經濟發展、建設雙循環格局有著重要作用。當前,各地開始強調建設先進制造業高地,然而現實情況卻是,我國制造業面臨較大的人才缺口。

年輕人為什么不愿進工廠而選擇送外賣,制造業人才都流向了哪兒?制造業招工難的問題何解?

制造業:一堆人競爭一個人

今年高校畢業人數將突破千萬,較去年增加167萬人,又是一年“最難畢業季”,不少行業都是一堆人競爭一個崗位,制造業卻一反常態——“一堆人競爭一個人”,從“工廠挑人”變成了“人挑工廠”。

有富士康員工將招工的過程拍成視頻發到網上,他走了無數個工業區,發現來找工作的人還沒有招工的人多,他遇到的十個有八個都是中介,而兩個找工作的人聽到工作需要“兩班倒”(白班和夜班輪流),就都不愿意了。

有媒體報道,江蘇一家電子廠以月薪8000元招來的普通工人,剛到現場就被隔壁電子廠以月薪1萬元搶走了。

剛從工廠辭職轉去送外賣的小彭說:“工廠招不到人、工人跑路的原因無非是開的工資低,待遇差,管理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鄧麗萍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