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擇觀察丨2月174家上市公司發生ESG風險事件,集中于治理和社會維度
2月上市公司發生的ESG風險事件數量顯著下降,但風險分布呈現出不平衡狀態。一是風險事件分布的維度不平衡,治理及管理(G)和社會(S)維度風險事件合計占比超過90%;二是風險事件行業分布不平衡,風險指數前5名的行業發生的風險事件數量占86.4%。
責任編輯:孫孝文
2月,中國ESG投資市場持續向縱深發展。
政策層面,2月初,中國人民銀行會同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印發《金融標準化“十四五”發展規劃》,其中明確提出“建立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評價標準體系”,以期進一步推動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創新,推動經濟社會的綠色發展和低碳轉型。
標準層面,2月11日,由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ESG研究院牽頭起草的《企業ESG披露指南》團體標準獲得立項;2月15日,該標準開始面向社會征求意見。信息披露是ESG投資的關鍵基礎設施,研究制定本土ESG信息披露標準,可以有效推動企業ESG信息披露和報告工作,進而支撐ESG投資市場的穩健發展。
市場層面,2月,IDG資本、恒豐銀行資產管理部和國投創益分別簽署聯合國負責任投資原則(PRI),中國內地簽署方達91家。在ESG產品方面,華夏基金發布了華夏ESG可持續投資一年持有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東方紅資產管理發布了東方紅ESG可持續投資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興銀理財發布了ESG悅動7號凈值型理財產品。
ESG風險事件數量顯著下降
在ESG投資市場環境向好的同時,2月中國上市公司(含A股以及在香港和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發生的ESG風險事件數量顯著下降。
根據南方周末研究院研發的善擇云平臺監測結果,2022年2月共有174家上市公司發生了236件ESG風險事件,風險事件數量比1月顯著降低,但發生風險事件公司數量略有上升。從上市公司分布看,深交所上市公司占比最高,達47.7%,上交所上市公司占38.5%,說明深交所上市公司ESG風險管理水平需提升。
從風險等級分布看,處于“III級”的企業有89家,占比超過一半,說明發生ESG風險事件的大多數公司在ESG某些議題管理方面存在漏洞,需加強議題管理;僅有1家企業風險等級為“V級”,為拼多多公司。
圖:月度風險事件分析
圖:2月發生ESG風險公司上市地點分布
圖:2月上市公司ESG風險等級分布(單位:家)
ESG風險“不平衡三角”現象明顯
將2月發生的ESG風險事件按維度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國內ESG發展具有顯著的不平衡性。2月發生的236件ESG風險事件中,公司治理及管理行為維度占50.4%,其次是社會維度風險事件,占41.5%,環境維度風險事件占比最少。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從ESG投資市場看,由于環境維度具有相當容易量化、產業發展機遇等優點,資本市場上綠色、低碳等泛ESG產品最多。在對企業的ESG投資價值進行評價時,管理行為和社會因素常常不被重視,但這也是ESG風險高發的維度。從可持續發展角度看,無論是資本市場還是上市公司,均需重視社會維度,以及提升自身管理水平。
圖:2月ESG風險事件維度分布(件)
從善擇云平臺監控的11個二級指標看,消費者責任相關ESG風險事件數量遙遙領先,占34.7%,其次是歸屬管理行為相關的ESG風險,包括內控與合規、信息披露、業務連續性等。
在消費者責任相關ESG風險事件中,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占比最高,達28件,主要分布于汽車、商超、家電和食品藥品行業。在內控與合規方面,金融業依然是風險事件高發行業,主要事件有信貸管理違規、理財業務違規、內控問題等。
此外,業務連續性問題需要重視。2月,有26家上市公司存在業績大幅下滑、債務違約風險、資金周轉困難等風險事件。在新冠疫情沖擊、全球經濟衰退等外部沖擊下,企業需加強韌性管理,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在環境風險事件中,分子公司因環境違規被地方監管部門處罰的占84.2%。如何提升管控能力,將公司環境管理的規章制度貫徹到分子公司將成為上市公司環境管理的挑戰。
圖:2月ESG風險事件指標分布(件)
圖:消費者議題風險事件分布(件)
互聯網、金融和汽車行業ESG風險高發
根據善擇云平臺監測統計,2月制造業上市公司共發生ESG風險事件102件,ESG風險指數累積達316.8,遙遙領先其他行業。行業風險指數前5名分別為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這五個行業發生的風險事件數量占86.4%。
圖:2月不同行業ESG風險指數
2月ESG風險前10的上市公司中,互聯網、汽車和金融行業各占3位。其中,拼多多位居榜首,風險等級達到最高級“V級”。
從前10名ESG風險事件維度分布看,其風險事件均歸屬于社會(S)和治理(G)兩個維度。其中,長安汽車、比亞迪和長城汽車發生的風險事件均屬于消費者議題,而其中因新能源汽車質量問題、服務問題、交付延遲等引發的消費者投訴事件占多數。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22年1-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82.0萬輛和76.5萬輛,同比增長1.6倍和1.5倍。在產業快速擴張的同時,更需要堅守“產品和服務是企業的首要社會責任”這一理念,嚴控產品質量、提升服務品質,真正讓新能源汽車“叫好又叫座”。
表:2月ESG風險前10上市公司
圖:前10名上市公司ESG風險維度分布
建議:改善“不平衡三角”
ESG理念高度契合了“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與雙碳目標、共同富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國家發展目標和戰略高度相關。近年來,ESG投資在中國的快速發展也是對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呼應。
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基石,也是投資對象,上市公司的ESG管理水平直接決定了ESG投資市場的健康發展。因此,針對2月上市公司ESG風險現狀,對上市公司ESG管理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高度重視ESG風險管理。根據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智庫專家、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沈洪濤研究,ESG風險越高的公司,其股票回報率越低,股價波動性越大。建議上市公司完善ESG風險管理流程,加強對ESG風險的事前預防和事中控制,提升對ESG風險事件的管控能力。
二是重視并改善社會(S)維度表現。在目前的ESG投資分析中,綠色低碳等環境因素成為決策的主導標準,泛ESG產品中,綠色低碳維度的產品也相對較多。但發展的直接目的是為了“人”,以人為本是ESG投資和管理的重要原則之一。另一方面,從ESG風險發生的維度看,社會(S)維度的風險高發。建議上市公司加強對消費者、員工、供應鏈、安全生產等議題的關注程度,提升公司在社會(S)維度的影響力。
三是在履行消費者責任中獲得商機。2月ESG風險事件中消費者責任相關ESG風險事件數量遙遙領先,占34.7%,需要上市公司警惕,也與當前消費升級大背景不相符。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地方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東、江蘇等14個省份提出建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目標。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加快消費轉型升級,對于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義。建議上市公司嚴控產品質量、提升服務水平,在高質量發展中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附:善擇云平臺介紹
在持續19年的企業社會責任調研的基礎上,借助大數據技術,南方周末研究院開發了企業社會責任數據庫——善擇云平臺,以期對企業的社會責任表現進行實時、全面的監測與評價,形成企業履責的“全息畫像”。
“善擇云平臺”(https://csr.infzm.com)主要包括“CSR調研及榜單”“上市公司ESG風險預警”和“責任標桿”三大功能模塊。
目前,上市公司ESG風險預警平臺覆蓋A股及中概股近6000家上市公司,監控企業在環境、社會和治理領域的風險事件,形成上市公司ESG風險指數、行業ESG風險指數、公司風險雷達等,為企業、投資人和政府提供決策支持。
在動態調整的原則下,平臺將上市公司ESG風險指數劃分5個等級。
表:ESG風險等級劃分(2022)
網絡編輯:史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