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旦月亮峽谷:在“火星”上遙想勞倫斯
在《智慧七柱》的最后,勞倫斯反思自己一切行動的動機,并沒有稱之為民族的、大義的、愛國的,相反,一切都是“個人的”,“這隱藏于內心的沖動,像空氣逆流一樣,形成了我生命中永恒的組成部分”。
責任編輯:楊嘉敏
“一種活著的死亡”
月亮峽谷(Wadi rum)是約旦南部的沙漠地帶,距離亞喀巴大約一個小時的車程。亞喀巴灣附近的地形其實已經接近于荒漠,周圍盡是光禿禿的山石,陰天下黃得暗沉,零星的房子散布于山腳,只有公路兩側矮小而稀疏的棕櫚樹在風中搖擺。
我們很快就看到了沙漠,沙子呈紅色,遠處是斷斷續續的小山,行駛在這片不毛之地上,仿佛進入了另一個遙遠而陌生的國度。
月亮峽谷風光
我在游客中心找到了預訂營地的老板穆罕默德,他裹著黑色的頭巾,臉被曬得黝黑,零星的胡茬冒在鼻子下方,看起來只有二三十歲,但顯得非常老練而油滑。他絲毫不著急把我們帶到營地,先是讓我們喝咖啡休息一會兒,再拿著一張月亮峽谷景區地圖,開始介紹沙漠里的景點和他提供的游覽套餐。
在這片不毛的荒野之地,生活著一個古老的阿拉伯游牧族群:貝都因人。雖然月亮峽谷已經是約旦著名的景點,但整個景區內部幾乎沒有人工雕琢的痕跡,還是由貝都因人自己管理。一般來說,游覽月亮峽谷,都需要參加貝都因人組織的幾日游團。他們提供皮卡車或駱駝,幫助游客在沒有路的沙漠間穿梭。
我們向穆罕默德砍價,希望能便宜一些,但他笑著搖頭,說這些都是固定的,“你們看,我們要去這兒、這兒,還有那兒、那兒,總之,什么都不會落下,這已經是最低的價格了!”他死守價格,一分都不退讓。最后,他把我們交給了皮卡司機,自己不知道是留在游客中心拉客了,還是回家睡覺去了。
山腳下小小的吉普車
在聽貝都因人介紹景點時,出現最多的詞語不是最近的“火星救援”,不是“馬特·達蒙”,而是“Laurence”——托馬斯·愛德華·勞倫斯,他又被稱為“阿拉伯的勞倫斯”。
這位“阿拉伯的勞倫斯”是英國人,身高一米六五左右,一戰期間他只有二十幾歲,看起來更像一個十五六歲的孩子。勞倫斯畢業于牛津大學歷史系,當他還是個大學生時,就來到東方,在敘利亞研究十字軍東征時期的城堡建筑,并有機會參與了英國在巴勒斯坦南部的繪圖探險。正因為這份工作具有軍事價值,于是一戰時,他得以加入英軍,到埃及從事情報工作。后來,他作為東方學專家被派往阿拉伯半島,負責聯絡阿拉伯起義軍的首領費薩爾。
就是這樣一位長相不起眼的年輕人,沒有接受過任何正規的軍事訓練,卻在20世紀初活躍于阿拉伯半島上,成為阿拉伯人的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