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赴港

3月29日上午,中央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經深圳灣口岸啟程赴香港,全力配合特區政府對應用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患者及預防重癥和減少死亡等方面提供指導和建議。

自香港第五波疫情以來,中央已派出重癥、防控等三批專家組赴港,為更好地控制疫情和救治患者,應香港特區政府請求,在內地支援香港抗疫工作專班統籌協調下,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建了由高水平專家組成的中央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赴香港,配合特區政府對應用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患者及預防重癥等方面提供指導和建議。

中央援港抗疫中醫專家組共計7人,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仝小林擔任組長,還有廣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張忠德、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主任醫師苗青、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主任醫師張煒、廣東省中醫院主任醫師鄒旭、廣東省中醫院副主任醫師張睿智、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主治醫師李修洋。專家組成員均參加過內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工作,抗疫經驗豐富。張忠德副校長已先期赴港開展工作。

國家衛健委指出,中醫藥的應用在內地抗擊新冠疫情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與西醫藥一起形成了中國特色的診療方案,療效得到了實踐檢驗。

仝小林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大量臨床實踐證實,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冠肺炎的效果是肯定的、有效的。對于輕型、普通型患者,能夠改善患者發熱、咳嗽、納差、乏力等臨床癥狀,減少向重癥發展。對于重型、危重型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也能減緩或阻斷重癥向危重癥發展,促進重癥向輕癥轉變,降低病亡率。

去年下半年以來,各地先后發生德爾塔、奧密克戎等變異毒株引發的疫情。國家中醫專家組成員會同疫情發生地中醫專家,對感染德爾塔、奧密克戎等變異毒株的患者的中醫臨床救治經驗進行總結,對中醫治療方案進行綜合分析后形成共識。專家一致認為中醫核心病因病機沒有發生改變,僅由于地區、氣候、飲食習性等因素的不同,在證候特征上稍有區別,出現夾寒、夾熱、夾燥、夾瘀、夾虛的表現。因此,國家診療方案中的中醫藥治療方法仍然有效。

同時仝小林也表示,中醫藥在香港具有較好的群眾基礎,目前港方已推出多方面中醫藥抗疫工作。仝小林表示,尤其是針對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中醫藥可綜合干預措施,具有多點調控的優勢,再配合上現代醫學的支持治療手段,將會明顯提升治療效果。另外,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后,也更容易留下后遺癥。對此,中醫的綜合康復措施亦可以明顯改善恢復期患者的心肺功能、消化功能、焦慮抑郁等,促進患者康復。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等特區政府官員到深圳灣口岸迎接。林鄭月娥表示,現階段香港疫情防控重點是“三減三重一優先”,而中醫藥在治療重癥、減少重癥、減少死亡上很有成效。

林鄭月娥提到,專家組除了就中醫藥抗疫提供意見外,也會與香港中醫藥界會談,交流在疫情及其他醫療方面的意見。林鄭月娥表示,希望專家組能在香港利用中醫藥抗疫方面,提出更多方向性、政策性的意見,促進本地中醫藥發展。

網絡編輯:柔翡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