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父修史:平凡的基層教育工作者寫下“國寶檔案”
父親離世之后,我翻閱父親留下來的遺物。我翻看了他少年時代的學習筆記,到大學畢業時候的同學錄,再到教書時候的備課本,再到這十幾年來的日記。這一切都顯得如此寶貴,這些東西的留存,讓他的名字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符號,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有記憶的生命體。
責任編輯:溫翠玲
一老師在給學生上課(圖文無關)。
父親走得很意外,因為交通事故,就在那一瞬間,他便離開了我們。當我看到血肉模糊的父親靜靜地躺在醫院的停尸間里的時候,我難以相信,我的父親已經離開我了。
我甚至不敢再去看那段事發路段的監控視頻,當兒女親眼看著自己父親的生命被無情吞噬,心中那種傷痛怕是很難愈合。
在過去不到一年的時間里,爺爺奶奶相繼去世,按照傳統,他們屬于喜喪;二伯因為肺癌過世,在病床上掙扎了一年多的時間,最后撒手人寰,對于家人來說,也并無遺憾;而父親,則因為交通事故去世,我們家里,一時間,很難接受。當我看著急診證明上寫著即時死亡的時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知了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