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采集學生家長職務收入信息,有助于對孩子一視同仁丨快評

教育應該是公平的,只應根據學生自身的天賦、學習表現等進行教育,而不能因為學生的家庭背景而有所區別。學校和老師看家長下菜碟,“因財施教”“因權施教”,把教育當成籌碼,和家長交換利益,是對教育公平的踐踏。

責任編輯:陳斌

(新華社 勾建山/圖)

進入4月,很多地方的新生入學工作即將開始。日前,教育部下發文件,強調在義務教育入學報名登記中進一步規范報名信息采集,嚴禁采集學生家長職務和收入信息,不得利用各類APP、小程序隨意反復采集學生相關信息。這一要求具有明確的針對性,得到了輿論的普遍認同。

此前,在中小學新生報名資料中要求提供家長的信息一直是慣例。上一代人在入學、工作等的申請資料中都有“社會關系”一欄,要求填寫父母、兄弟姐妹等直系親屬的詳細信息。這是從對個人檔案嚴格管理的時代延續下來的規定,學校等單位都習以為常了。不止是入學時,有些學校還會在平時也不時要求學生填寫各種表格,其中就經常會涉及學生的家庭背景。2021年,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吳悠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