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將中國凝聚為一個政治、文化共同體

閩南語底層在南北朝,和中原洛陽正音差異極大,客家話底層在唐朝安史之亂,而現代吳語、粵語的底層則形成于南宋,但都不妨礙通過漢字的書寫、閱讀和交流。

(本文首發于2022年4月7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陳斌

超越于語言之上的漢字,是促進和鞏固中國統一的重要的文化載體。圖為廣州市街頭一位用放大鏡閱讀報紙的市民。 (南方周末記者 馮飛/圖)

歐洲使用拼音文字,很多國家的語言其實是很近的親緣關系,但體現在文字上就是不同國家的語言,特別是同一個語族內的各種語言,一個人很容易學會,如日耳曼語族中的英語、德語、挪威語、瑞典語、丹麥語、冰島語等,說起來是不同國家的“外語”,但其實更接近中國人理解的各種方言。

中國各地方言差異很大。南方的一些方言,如吳語在國際上是有語言代碼的,溫州話則被傳聞在抗戰中用作中國軍隊的秘密通訊工具。如果按照某些人“漢字拉丁化”方案,用拉丁字母拼寫溫州話,那全國各地其它地方人肯定是幾乎看不懂的。值得慶幸的是,漢字沒有被廢除而代之以拉丁化,通過漢字的書寫和使用,中國各地的人們仍然可以實現無障礙的交流??梢哉f,超越于語言之上的漢字,是促進和鞏固中國統一的重要的文化載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蓁蓁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