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六十大壽,傳教士們特制了一本書作為生日賀禮……

以《圣經》作為載體來促進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間的了解,以及改善官方和民間團體之間的關系,這可以算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

(本文首發于2022年4月7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小磊

上海方言《圣經》翻譯委員會的成員(自左至右):美國圣公會的會吏總湯藹禮、鐘先生、美國北長老會傳教士范約翰、美國基督會傳教士惠雅各、美國監理會傳教士潘慎文、美國北長老會傳教士薛思培、宋先生、美國安息會傳教士臺物史。

1894年11月,正當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壽即將來臨之際,英美傳教士們不失時機地抓住了這個機會,以29個傳教使團屬下一萬多名女基督徒的名義,給慈禧太后贈送了一本特制的《新約全書》作為壽禮。在當時西方傳教士的眼中,慈禧太后是一個傳奇性的人物,因為她在一個內憂外患的特殊時期,成功地統治著四萬萬臣民,并與外國列強簽訂了商貿條約。權傾一時的西太后也正想尋找契機,改善與西方列強的關系和自身的形象。所以她在笑納這一特殊賀禮的同時,也給予了送禮者規格較高的禮遇,不僅派總理衙門的親王和大臣親自登門向轉交禮物的英美駐華公使致謝,而且還向策劃和促成捐贈賀禮的22名外國女傳教士回贈了禮物。

此事不見經傳,故在國內很少有人知情。但以《圣經》作為載體來促進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間的了解,以及改善官方和民間團體之間的關系,這可以算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這里根據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1895年4月在美國《教務雜志》上發表的文章,對此事的來龍去脈做一番簡單的追述和考證。

慈禧太后。

一、啟動

向慈禧贈送《新約全書》的念頭開始產生于寧波。1894年初,當地一位曾經在中國海關任職的英國人雷威廉(Captain Rae)在拜訪英國女傳教士燕樂拔夫人(Mrs. Swallow)的時候,隨口提到了清朝文武官員正爭先恐后地向慈禧太后贈送生日賀禮一事。后者突然想到,為什么不借此機會,向中國女皇贈送一本《圣經》作為壽禮呢?她把這個想法講給寧波的其他傳教士,都覺得很有創意。于是便決定成立一個由三位女傳教士組成的委員會負責考慮這件事的可行性。

這個委員會首先想到了上海另外兩名影響力較大的女傳教士:費啟鴻夫人和李提摩太夫人,費啟鴻為美國長老會在上海所辦美華書館的主任兼《教務雜志》總主筆,李提摩太是大名鼎鼎的英國浸禮會傳教士和廣學會總干事。她們立即提筆給這兩位上海的女傳教士寫了一封信,信中說:

假如上海的朋友們認為慈禧太后會接受《圣經》這個禮物的話,那么本委員會認為執行這一計劃的最佳辦法就是在上海成立一個委員會,并建議該委員會應包括以下成員:

中國內地會主管范明德(Rev. J. W. Stevenson)

美國圣公會會吏總湯藹禮(Archdeacon Thomson)

英國與海外圣經會代理戴爾(S. Dyer)

英國倫敦會的慕維廉神學博士(William Muirhead, D. D.)

英國浸禮會的李提摩太夫人(Mrs. Timothy Richard)

美國長老會的費啟鴻夫人(Mrs.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李木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