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遺珠,我含淚五星推薦
每年的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名單都會觸發爭議,我的意難平是最佳紀錄長片提名中的《以火書寫》。
很久沒看到這種充滿力量的作品了!
01
眾所周知,印度種姓制度將人大致分成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個等級。其實,還有排除在傳統印度社會之外的第五種姓——達利特。
達利特占據印度總人數的16% ,卻是研究者眼中“世界上最受壓迫的群體”,被上等種姓視為賤民、不可觸碰者。
達利特婦女更是深受性別偏見、種姓歧視和經濟剝削,毫無社會地位可言。
而《以火書寫》記錄的群體正是一群抗爭的達利特女性。
她們是一群農村記者,供職的報社叫《Khabar Lahariya》,中文意思是《新聞浪潮》。
《新聞浪潮》開始于2002年,創刊人和主編是卡維塔。結束自己不幸的婚姻后,卡維塔把注意力放在了學習掃盲上。
她寫下的第一篇文章是向村人解釋何為迷信謠傳。當時她所在的村莊盛行一種傳言,野獸會把睡夢中的村人擄走,搞得人心惶惶。
“為什么不能有一份兩頁或者四頁的報紙,專門用來談論村子里的問題?”
于是,《新聞浪潮》應運而生。
不同于印度官方語言——英語和印地語,它使用的是四種不同的本地語言,以便文化程度不高的村人閱讀。
紙媒時期,《新聞浪潮》影響力覆蓋 600多個村莊,關注的多是當地的社會民生話題。
2016年,它又搭上了媒體數字化的便車,推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