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康復者血漿馳援疫區,專家稱其治療病毒變異效果較好
最新研究顯示,對大多數未接種疫苗的新冠患者,在其出現癥狀的9天之內輸入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可以降低他們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其本質是一種被動免疫。
中國醫學科學院輸血研究所副所長劉忠表示,恢復期血漿是多克隆抗體,較單克隆抗體而言,對病毒的變異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責任編輯:譚暢
2020年2月19日,江西完成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首例捐獻采集300毫升。
2022年4月6日,陜西省血液中心發布消息稱,按照國家衛生健康委通知要求,已緊急調配2萬毫升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馳援吉林省吉林市。
據2022年3月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康復者恢復期血漿可在病程早期用于有高危因素、病毒載量較高、病情進展較快的患者,輸注劑量為200-500毫升(4-5毫升/千克體重),并可根據患者個體情況及病毒載量等決定是否再次輸注。
中國醫學科學院輸血研究所副所長劉忠向南方周末記者解釋,這一治療方案主要針對主動免疫低的人群。他計算,按照每位患者400毫升的輸注劑量,陜西緊急調配的2萬毫升恢復期血漿可供50人使用,“這并不是一個大規模的血漿調配量”。
《新英格蘭醫學雜志》2022年3月最新發表的研究表明,對大多數未接種疫苗的新冠患者而言,在其出現癥狀的9天之內輸入新冠肺炎康復者恢復期血漿,可以降低他們的住院率和死亡率。
毒株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