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床上的“小橋”:聲音締造的世界正在生長

747年前,來自遙遠威尼斯的一支商隊,行進在一條向東延展的絲路上,年輕的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已經離家四年。

從霍爾木茲一路向東,穿越沙漠,跨過高原,抵達新疆,絲綢之路的南道上,駝鈴聲將他們一步一步帶往神秘東方。1275年的夏天,馬可·波羅第一次來到元上都,向忽必烈大汗呈上教皇的信件與禮物。返鄉后,參加威尼斯與熱那亞戰爭不幸被俘的馬可·波羅,在監獄里,第一次向人們講述他的探險故事以及讓他魂牽夢繞的東方世界。

在傳教士進入中國以前,第一批西方人正是通過熱那亞監獄這個小小的窗口,朦朦朧朧看到了一個令人震撼的神秘國度。

13世紀出現的蒙古鐵騎,縱橫馳騁,建立了一個史無前例的龐大帝國,改變了歐亞大陸的政治格局,橫亙在東西方之間的壁壘正逐漸瓦解。歷史車輪呼嘯而過,兩個世紀以后,一位名叫鄭和的明朝官員,率領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艦隊,在不到20年的時間內橫跨了半個地球,把明朝風物與聲威最大限度地遠播到海外,也在發展到極盛的海上絲綢之路上,見證了比蒙古帝國更廣闊的世界。

一南一北兩條絲路,以中國為起點,連接了世界,許多人從這里走出去,看出去,也有更多的人因此看到了中國。

多一雙眼睛看世界

距離戛納19公里的南法小城格拉斯,安靜地坐落在海拔325米的山脈之中,這座以香水而得名的城市,是喜馬拉雅主播摩小卡的第二故鄉。

2019年,新晉媽媽摩小卡希望孩子可以擁有補習班以外的人生,和法國丈夫共同決定了移居計劃,在7月的最后一天,全家抵達格拉斯開始新一階段的生活。

對于摩小卡來說,異國生活并不算陌生。移居之前,她任職于國內一家一線雜志社,負責境內外目的地專輯、生活方式、人物等欄目的制作工作,海外經歷不斷被豐富的同時,也賦予了她不一樣的視野。

受到廣播電臺主持人奶奶的影響,摩小卡對于“聽廣播”一直有著特殊的情愫,從小時候開始,比起電視節目,她更喜歡那些從收音機里緩緩流淌出來的聲音。2015年,她就將自己學生時代制作的一些反響不錯的音頻搬到了喜馬拉雅,成為平臺早期的內容創作者之一,在法國生活一個多月后,她開了一檔名為《普羅旺斯的一年》的播客,坐在位于地中海邊上的公寓陽臺上,像記錄日記一般,與聽友們暢聊南法生活。

摩小卡開了一檔名為《普羅旺斯的一年》的播客

從更新頻率上開看,摩小卡并不算高產的主播,寫書、養育孩子、學習法語之余,她還和丈夫一起蓋著一棟屬于他們的房子。沒有與任何機構簽約保證了她創作的自由度,在她的音頻節目園地里,她只會選擇那些她認為有趣、有意義的話題和故事,尤其是在被疫情改變了許多人生活方式的當下,她更希望在這段等待一切恢復正常的日子里,那些無法遠行的人可以通過她的聲音,看到她所感受到的南法風光,從蔚藍的地中??聪蜻B綿的阿爾卑斯山,看向許多像滄海遺珠一樣的古老小鎮。

在個人化的講述里獲得陌生人的回應,以小小的個體之力為這個失序的世界守護一絲正常,是近兩年多來,許多像摩小卡一樣的海外主播選擇在互聯網上分享生活故事的期待。全球范圍內“此起彼伏”的疫情,讓“倫敦巴黎還有浪漫的土耳其”這些國人旅行清單上常駐的目的地,暫時性地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也成為高質量的海外內容分享受熱捧的必然理由。

廣島野貓,生活在東京的北京人,剛到日本時,從餐廳幫廚做起,用十年的生活積淀,成長為日本旅行賽道里有影響力的自媒體人,從2017年4月開始,他在各大互聯網平臺上關于日本各地文化的內容輸出,已有200多萬字的積累。

2015年,中國游客赴日旅游熱促使當時正在日本JTB旅行社做導游的他,轉向了專門針對中國游客的定制旅行服務。過往的帶客經驗讓他敏銳地發現,不少中國旅客到日本玩了一圈之后,收獲只有朋友圈的照片,盡管旅行的目的是為了放松休息,但是花不菲的價格只來走馬觀花一趟,確實不太值當,也正是基于這種觀察,廣島野貓開始有意識地將自己的知識儲備轉換為適合大眾分享的自媒體內容輸出。

“音頻節目主要的作用是陪伴,它能夠把我和祖國連接在一起”,廣島野貓在喜馬拉雅上的聽眾,主要是對日本旅游感興趣的國內同胞。他與搭檔“北京人在大阪”、“八卦”一起,通過每一期的聊天對話,與中國聽眾分享日本旅行和人文話題,內容不僅僅只是粗淺的目的地介紹,更多的是從歷史現場和社會現象的角度,為聽眾還原一個真實的日本,給國內同胞提供赴日旅游、留學、生活、移民的決策參考。

十年前的一次旅行決定,讓懷揣環游世界夢想的他,將第一個旅居地選在了鄰國日本。放棄國內高薪工作,從零開始生活,是他努力實現夢想的起點;成為比日本人還了解日本的“日本通”,是他認真對待生活的證明;在音頻平臺為國人輸出深度人文內容,是他將個體價值最大化的方式選擇。

廣島野貓下一步的計劃是在疫情穩定后回到中國,然后開始新一輪的環球旅行,用他的眼睛丈量更大的世界,再在喜馬拉雅的主陣地上,用聲音將更廣褒的風光,傳遞給那些被擋住腳步的人們。

喜馬拉雅海外華人主播廣島野貓

其被動地卷入時代的洪流,不如主動地尋找出路,中國人的基因圖譜里永遠不缺乏接納世界的好奇心。一百多年以前,有志之士吹起“開眼看世界”的雄渾號角,時至今日,當世界僵持于疫情的圍困之下,那些分散于海外各地的主播們,也在回饋同胞和自我實現的雙重驅動下,選擇去當一雙雙真實的眼睛,不限于異域山川景色的鑒賞,也有生活方式的交流,思想文化的碰撞。

更重要的是,他們永遠都可以相信,只要聲音締造的世界還在繼續,那么與他們共享語言和語境的同胞們,一定會前來領略風光。

鄉音陪伴

音頻的世界是沉浸的,親切的,沒有距離感的。

跨越現實的疆域,哪怕有山海相隔,經由電磁波傳播的熟悉鄉音,總能將海內外的同胞緊密聯系在一起,讓彼此心跳同頻。在母語生態系統中不斷發展壯大的音頻內容平臺,一方面幫助了這群講述著不同的海外故事的陌生人,不斷拓寬這個虛擬世界的邊界,一方面又為這群去國懷鄉的游子,帶來獨特的文化歸屬感。

從地中海吹拂而來的微風帶有幾許溫柔,摩小卡每天最快樂的時光,就是在這種遠離喧囂的環境里,打開聽喜馬拉雅,聆聽張愛玲和莎士比亞的作品,偶爾興起時,她還會錄制一段讀書的音頻,以這種與自己對話的方式,減輕在努力學習新文化、融入新的生活時無法避免的壓力。

“對于海外生活的華人來說,中文音頻所帶來的精神價值和情緒價值時無法量化的”,上個學期法語課程結束的時候,摩小卡用法語給同學們唱了一首中國名歌《橄欖樹》,歌詞中思鄉的漣漪,引起了班上各國同學的強烈情感共鳴,故土情懷是人類藝術創作共同的母題。

身在美國的中文主播,扣子和兔子,決定去做她們的音頻節目《大哥愛思考》的初衷,也與這個母題有關。

主播扣子是一位駐美記者,來自成都,現居洛杉磯

做點科普相關的內容,一直是這兩位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想要嘗試的事情,2020年2月,兩人決定以音頻的形式為聽眾創造一種輕松的氛圍來吸收科學知識,受眾主要是海內外華人。異國生活的經歷讓她們深知,最容易抵達“輕松的氛圍”的方式,就是講中文,因為對于她們自己而言,聽中文的音頻內容時就會特別舒服和放松,那是一種“很親切很自然很熟悉的東西”。

“海外華人其實很希望和中文世界有更多的聯系,想知道國內在流行什么、發生什么”,扣子在紐約時就開始聽喜馬拉雅上的中文音頻節目,搬到洛杉磯后,發現很多華人都會在開車時聽喜馬拉雅,相聲、時事熱點、科普節目、有聲書等中文節目內容受到廣泛歡迎,也與海外這些用戶對于聽鄉音和聽母語有著很大的需求相關。

《大哥愛思考》在平臺上線兩年,聽友群中有國內同胞,也有海外華人,后來甚至還有馬來西亞的華人一起互動、交流,她們也因此對華人世界有了更深入的認知和了解。誠然,作為“文化輸出”的一部分的國產劇集或者綜藝節目,因為劇本的加持可能對海外觀眾有著更大的吸引力,但是更直白地呈現出當下國人對于各種事情的觀點和態度的音頻節目,反而為身處海外的同胞們提供了一個觀察國內社會的更好的途徑。

主播兔子是一名長居紐約的金融從業者,她和扣子為年輕人打造了一個科普節目《大哥愛思考》

幾經歲月搓磨,最難改的仍是鄉音。北京冬奧會上橫空出世的天才少女谷愛凌,讓世人見識到中西方教育交融下的天才光芒,也了解到海外華人世界對中華文化的重視與依賴。谷愛凌之后,也許還會有新的榜樣涌現,但在現實條件下,并非所有華人都能像她一樣實現兩地往返交流,此時,高質量的中文音頻內容,便是最好的交流素材。

回到節目的制作初衷,扣子表示,她們一直希望《大哥愛思考》能夠在海外華人和國內的人群中起到“橋梁”的作用,消弭雙方因為地緣關系造成的各種誤解,溫和、中立地展現海外華人生活的真實面貌,糾偏被刻意或者無意歪曲的國內新聞事實。

距離帶來的隔閡難以避免,但值得慶幸的是人類正處在一個最好的時代。哪怕疫情與信息壁壘圍剿,試圖將現實世界割裂成一座座孤島,但是在喜馬拉雅這類互聯網的河床上,一座座小橋正在平地而起,不僅讓那些留在故鄉的人可以看出去,也讓那些遠離故土親友的人,時刻能從鄉音的陪伴中,找到連線的開關,將自己的身份、血脈與祖國緊密連在一起。

地球村里的“中國好聲音”

“他們可以是眼睛,也必須是窗口,是文化的汲取者,也要做文化的傳播人”,如果需要給當下的海外主播們下定義,這便是最好的注解。

這是疫情反復的第三年,不同國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在面對人類共同的敵人時,交流更加頻繁,關系更為凝聚,當今世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結成命運共同體,不斷發展的中國也正在以最開放的態度,包容各界對文化進行傳播與解讀,不拘一格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

在喜馬拉雅上,有一位身居海外的冰球教練“田曉軍”,他曾是中國冰球國家隊隊員,親歷過屬于中國冰球的黃金時代,與家人定居洛杉磯之后,田曉軍的事業中心就放在了華人冰球運動員的培養上,關注到喜馬拉雅在聲音傳播方面的專業性和大眾化,他將其作為開展網絡教學的重要陣地。

田曉軍通過音頻分享自己獨創的冰球訓練經驗和方法

跟隨田曉軍打球的學生和家長們,占了他聽眾中相當大的比重,這些生活在洛杉磯的孩子們,很多是華人一代、二代或者三代,有的已經完全不會中文的讀寫。田曉軍在喜馬拉雅上有多個節目,《田式冰球自我訓練法》主講冰球訓練方法,《田曉軍教練說冰球》則在分享冰球知識的同時,穿插講述自己在中國的成長經歷和人生感悟,將中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民族精神,潛移默化地傳遞給了一批批收聽他節目的孩子,讓他們在學習冰球之余,還能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文化。

從這個角度來看,喜馬拉雅的存在似乎又多了一重含義——在電磁波構建的對話里,國內外同胞打破了疆域限制,在聲音的世界里重新建立起聯系與信任,在鄉音催化的奇妙反應里,那些厚重的中華文化背后的中國力量,開始在世界舞臺嶄露頭角。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迄今為止,喜馬拉雅平臺上已經有1350萬內容創作者,海外華人主播也是其中快速崛起的新生力量,看似被疫情封閉的大門,已經被叩開,屬于中國的“聲音”有了專門的通道,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順勢將暴露于風浪中的人們,重新庇護在“四海一家”的溫暖之下。

公元1299年,游記的出版讓馬可·波羅陷入輿論的漩渦,許多人認為一切都是他的彌天大謊,對他是否去過中國產生懷疑,臨終前,還有朋友勸他,如果想去天堂,必須刪掉游記中描寫的那些“不可思議”的事情。

但今日的人們都知道,那個出現在不斷傳閱的手抄本游記里的,經濟和文化高度發展的文明天地,又一次在時代的潮頭里孕育而生,只不過這一回,不論是眺望出去還是回望進來的眼睛里,不會再有任何猶疑。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