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漂流》:正值壯年,為何找不到稱心的工作?
日本泡沫經濟破碎后,這批在就業冰河期進入社會的年輕人已經步入中年(35歲至54歲),由于他們中的多數人早年沒有獲得一份正式而穩定的工作,經濟復蘇后,艱辛境況更甚以往。
(本文首發于2022年4月14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悠翔
在日本,35歲到54歲的非正式職員有273萬人,占這一年齡層總人數的十分之一。是枝裕和執導的電影《小偷家族》(2018)中的多位主角就是這樣的中年自由職業者。圖為該片劇照。
一位出身小城市的日本中年女性,畢業于名校早稻田大學。最初,她應聘成為一家小公司的正式職員,但是工作強度大、薪資低,終因身體吃不消而辭職。之后,她成為一家公司的派遣員工(非正式職員),未及三年轉正便被公司辭退。后來無論多么努力,每三年她都被迫輾轉到下一家公司。故事最后,這位女性以結婚為契機辭掉了工作,生育后在家照顧孩子。
另一位出生于日本九州的中年男性,同樣在辭去正式員工的工作后,輾轉于多個公司,擔任非正式雇員。由于收入不穩定,女朋友離他而去。人到中年,他找不到合適對象,一同居住的父母年事已高需要照料,他無法選擇離家較遠的工作。
采訪中,日本作家小林美希向南方周末記者分享了兩個“中年自由職業者”的真實案例。在日本勞動者內部有“上下之別”,“我是正式員工,你是自由職業者”。與正式職員相比,非正式職員儲蓄少,社會保險加入率低,薪資收入和福利待遇差別大。當他們步入老年時,不得不面臨微薄養老金、缺乏社會保障的問題。
作為一名勞動經濟記者,小林美希長期致力于研究日本就業冰河期。日本泡沫經濟破碎后,這批在就業冰河期進入社會的年輕人已經步入中年(35歲至54歲),由于他們中的多數人早年沒有獲得一份正式而穩定工作,經濟復蘇后,艱辛境況更甚以往。
這些“絕望”的中年自由職業者,有的依靠日工、兼職多份工作糊口,他們無法被納入社會保障制度,更沒有多余的錢購買普通保險;有的渴望組建家庭,但因工作不穩定被相親市場拋棄;有的成為派遣員工、盼望法律期滿轉正卻被變相開除……他們大多數希望在步入中年時找到一份正式職員的工作,但社會往往更青睞年輕人。
中年女性非正式職員面臨更艱難的境況,有時候甚至在懷孕期被隨意解聘。一位公立醫院的非正式雇員告訴小林美希,懷孕后請育兒假一度被警告要算好日子上班,否則便沒有位子。她感嘆:“就業冰河期的這一代人仿佛是多余的。不積累工作經驗,就無法在職場生存。沒有了工作,當然什么都沒有了?;钪烤故菫榱耸裁茨??”
“為何正值壯年的他們無法找到稱心的工作呢?”在《中年漂流:無法逃離的就業困境》一書中,小林美希發出此問。與此相對應的是一位企業經營者的反問:“誰愿意聘用中年自由職業者呢?”
進退兩難的求職者
南方周末:在工作類型、薪資水平、勞動時間、保險福利、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